這是一次循著琴音的“聯動”。
一位是宋代著名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儒學集大成者,“琴書四十年,幾作山中客”的朱子。
一位是自稱 “愛世有琴,不枉此生”,修復百余張歷史名琴的后世斫琴師王鵬。
跨越千年時空,2023年8月20日,應南平市文化和旅游局邀請,當代古琴藝術家王鵬在南平市建陽區考亭書院開展朱子古琴專題講座,與朱子對話,為朱子古琴“代言”,與各地琴友見面并開展深度交流。精妙的觀點、生動的講解、詼諧的互動,令人耳目一新。除解讀古琴秘韻之外,王鵬更從斫琴師的專業角度,解析了作為琴人的朱子對藝術審美和音色的追求之妙,為朱子文化研究吹來一股學術新風。
壹
“我是帶著敬畏之心走進考亭的”
武夷山南麓的千年古縣建陽,底蘊深厚。選擇考亭書院,別有深意。王鵬說:“我是帶著敬畏之心走進考亭的。”
王鵬的講座與演奏交錯進行,手起滑落之間,古琴之音清如濺玉,顫若龍吟,縈繞于書院,激發了人們對宋朝風韻的獨特聯想,宋時琴聲穿越時空,與此時重合。
時間回溯到800多年前的南宋,當時的建陽,臥虎藏龍,其中佼佼者便是后世稱為朱子的朱熹。朱子鐘情于這一片山川,一生所建四所書院,三所在建陽。考亭書院是他創辦的最后一座書院。他所用過的字號也大都與建陽有關,如晦庵、晦庵老人、云谷老人、滄洲病叟等,逝世后,人稱其為“朱考亭”。
考亭書院是當時頂尖的高等學府,一方精神高地,四方學子不遠千里負笈前來求學;辛棄疾、陸游、黃幹等鴻儒云集,群賢畢至;筆歌墨舞,硯田齊耕,“比屋弦誦,講帷相望”。
毋庸置疑,南宋時的考亭書院里,是響起過古琴聲的。朱子是一位偉大的理學家,同時也是一位具有深厚造詣的琴家。他對古琴評價極高,正如《樂記》中所記載“大樂與天地同和”,朱子認為琴與天地宇宙、自然萬物的精神是同樣深邃的。考亭書院經、史、百家的課業中,少不了樂教的課程內容。
800多年后,古琴愛好者們相聚考亭書院,穿過新建的連廊,細聽朱子琴道。
清微淡遠、中正平和、天地精神、人文情懷,王鵬分享了自己對“琴道”的理解。“中國傳統文化大多與琴學相通,了解了古琴,也就弄懂了很多道理。”王鵬說,“我們希望大家能在文化的傳承中找尋一種沒有代溝的連接,將宋明理學用文化實踐的方式立體地構建與呈現,把傳統文化精神從古代傳遞到未來。”
貳
與朱子 “一張琴”之緣
看過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的人,大抵難忘這樣的畫面:韻味悠長的古琴曲配合水墨卷軸緩緩拉開開幕式的帷幕,為整場演出奠定了中式美學所倡導的寫意基調。
開幕式所奏的師曠式《太古遺音》琴,便出自王鵬之手。
古琴,凝聚著東方哲學和美學意境。古琴之美,離不開斫琴工藝的精妙絕倫。上世紀90年代初畢業于沈陽音樂學院樂器工藝系古琴制作專業的王鵬,是科班出身的斫琴師。多年斫琴,王鵬“閱琴無數”。除了制作古琴,他還依照古法修復了古代遺留下來的琴。經王鵬之手,唐、宋、明、清等朝代遺留下來的100多張琴,都得以重新煥發生機。
來到考亭,王鵬道出了自己與朱子“一張琴”的緣分。
朱子好撫琴操縵,至今仍有多張古琴存世。王鵬回憶,十多年前,自己曾經整理修繕過一張仲尼式無名琴,尾款題有“晦翁藏琴”四字。晦翁,便是朱子晚年之號。
從斫琴師的角度看來,這床古琴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形制嚴謹規整。其通體施栗殼色漆,做工精致,且腰間尾部的線條處理區別于一般仲尼式琴。
宋代審美本就高妙。在琴界,有“唐圓宋扁”的說法,即唐琴造型渾圓飽滿,宋琴形制扁薄,琴面作弓形,弧度較寬扁。而這張琴“線條并不尖銳,摸起來是圓潤的,但看起來又是嚴謹的”。王鵬說,“這也恰合了宋人朱子的審美,這是朱子致良知、格物致知的治學理念在音樂和樂器制造上的體現”。
另一個深刻的印象是這張琴用料也頗為考究,以青桐木作面板,梓木為底板。“在我修過近兩百張唐宋明清老琴里,這樣青桐制的琴不超過四張”。王鵬介紹,古人制作古琴的通用選材搭配是“面杉底梓”或“面桐底梓”。也就是面板用杉木或桐木,因為它們的質地較軟且松透,利于琴弦的振動。底板用梓木,因為它質地偏硬,但又能參與聲音的振動,促成聲音的縱向擺動,讓琴聲在悠揚之外,還能產生下沉的感覺,不漂浮,直抵人心。
青桐木有何不同?王鵬說,大多古琴是用泡桐來制作琴面,用青桐木做琴,特點就是琴音清潤干凈。“青桐木斫出來的琴不追求特別宏大的振動,但它追求的細致入微的干凈是其他材料不可比擬的。尤其上了絲弦之后,其聲音更是清潤中正。”所謂“琴者,禁也。禁邪歸正,以和人心”,古人追求的中庸之音,正體現在其中。以至多年之后,王鵬仍記得這床琴的“朱子清音”。
惜乎時光輾轉,王鵬說,這床晦翁藏琴為私人收藏,現不知在何處。但朱子清音,穿越八百年時光,仍驚艷了斫琴師。琴音未絕,正如傳承,代代不息。設若有機緣,朱子藏琴能“回家”,那便是另一個故事了……
人物名片
王鵬
“鈞天坊”創始人,當代斫琴與演奏兼善的古琴藝術家、美學空間設計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
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樂器改革制作專業委員會會長;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古琴制作者;曾修復唐宋元明清百余張歷史名琴,并創作百余種新的琴式;
2009年創辦古琴教育機構“鈞天琴院”,隨后創辦“鈞天云和樂團”,并多次應文旅部邀請率領樂團出訪多國進行文化交流。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球人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