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巖溶研究先行者——袁道先科學家故事

2023-08-24 11:19:27來源:光明日報客戶端作者:黃漢鑫 等

近期,西南大學開展講述科學家故事系列活動,號召全校師生深入學習宣傳袁道先科學研究事跡,大力弘揚傳承袁道先的科學家精神。

據了解,袁道先是國際著名水文地質學家、巖溶學家,西南大學教授。多年來,他潛心學術,出版專著及教材18部,論文394篇,曾獲得國際和省部級及以上獎項10余項。1991年,袁道先成為我國第一位巖溶地質領域的中國科學院院士。1996年,他又榮獲國際水文地質學家協會主席獎,也是迄今唯一榮獲該榮譽的中國科學家。

懷揣報國理想與巖溶結緣

1933年8月,袁道先出生在浙江諸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著名的教育學家、心理學家袁哲,母親傅致柔也積極投身中國教育事業,家族對教育與知識的重視讓年幼的袁道先深受感染。戰火紛飛的年代里,袁道先常年輾轉奔波,從浙江到上海再到湖南,其間因母親與妹妹去世,又因父親前往前線參軍,一度在保育院淪為“孤兒”。1943年,袁道先隨父親前往重慶市沙壩區青木關,在原中央大學附屬中學讀書,歷盡艱辛的求學之路才算是安穩下來。

艱苦的生活和學習條件沒能阻止袁道先求學的欲望,而是磨煉了他的意志、鍛煉了他的體質,更加激發了他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報效祖國的決心。西南大學副教授、袁道先的學生沈立成說:“先生告訴我們,那時的冬天,學校沒有熱水,但離學校不遠有一處溫泉,他們早上就跑到那里去洗漱,然后朗讀英語,先生的英語基礎就是在那個時候打下的。”

袁道先中學的化學老師韓金鑒,課講得非常生動有趣,英語口語很好,還常常講一些化學家的小故事,袁道先從那時候開始對化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正是因為喜歡化學,后來才漸漸與巖溶結緣。

高中畢業后,袁道先響應國家建設新中國的號召,毅然選擇了當時的南京地質探礦專科學校地質礦床科就讀,畢業后進入地質部水文地質局,并先后在黃河、三門峽、西藏、山東、云南、廣西和金沙江等地的水文地質隊擔任技術員、技術負責人、總工程師。

腳踏實地,推動中國巖溶研究發展

1953年3月,袁道先調入地質部水文地質局,正式開始地質事業生涯。袁道先笑著說:“我們那時候二十幾個人管著全國的事,哪里要搞鐵路、水庫、滑坡,我們都要去,整天都在野外。”

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家著手治理黃河,年輕的袁道先加入黃河中游清水河隊,他們沿河跋涉,白天抓緊時間做地質勘查,晚上就在河邊支起帳篷,從內蒙古的包頭開始,途徑呼和浩特一直到山西偏關一帶。1954年,在完成了黃河中游的地質勘查工作后,年僅21歲的袁道先被任命為黃河中下游工程地質大隊第一分隊隊長,參與另一個水庫壩址的勘探工作。

1955年至1957年,袁道先代表地質部作為國務院西藏工程勘察隊的技術員踏上高原,解決西藏地區民眾向中央反映的發展供電的問題,組織負責了拉薩第一座水電站,從勘查設計到施工完工的全部地質勘查工作,并勘查了雅魯藏布江和烏江沿線的水能資源。

1958年至1978年,袁道先先后擔任山東水文地質大隊、云南水文地質大隊的技術負責人,地質部南江大隊第六水文地質大隊副總工程師。在長達20年的時間里,袁道先的足跡遍布了祖國大江南北,從黃河流域到青藏高原,從山東到云南、重慶再到廣西,他的科學研究也從最初的地質勘查轉為更深入的水文地質調查研究。1978年,由于長期從事巖溶研究工作所取得的優異成果,袁道先正式調任地質礦產部巖溶研究所所長,負責業務方面的工作。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在地質領域的國際交流加強,袁道先開始致力于巖溶領域的國際學術交流。袁道先笑談:“我原來在中央大學附屬中學外語就比較好,國外專家來了,直接就可以交談。”在當時出國名額、經費、外匯都有限制的時候,他出國不需要帶翻譯,一個人背著包就去開展研究與交流工作了。在袁道先的不懈努力下,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巖溶研究所先后與法國、美國、英國等國的巖溶研究專家建立了合作關系。在這十幾年里,袁道先跑了四十五個國家,國際上主要有巖溶的國家,都有他的足跡。

站在世界巖溶研究前沿潛心鉆研

從1990年起,袁道先和他帶領的團隊開始了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地球科學領域的合作,并連續主持實施了6個與巖溶相關的“國際地質對比計劃”項目。

中國是巖溶大國,巖溶面積達到344萬平方千米,約占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一,巖溶類型發育齊全,呈現多種優勢,有著豐富的巖溶資源。袁道先說:“當時,國家鼓勵我們在國際上起更大的作用,挑更重的擔子,所以我去申請了巖溶的國際對比項目,讓我們國家在世界巖溶領域占據主導地位。”

袁道先不斷總結實踐經驗,把地域優勢轉化為研究優勢,成功地把地球系統科學思想引入現代巖溶學,創立了巖溶動力學理論,將全球變化引入巖溶環境中,助力巖溶學術界共同解決最緊迫的巖溶資源環境問題,而且形成了一個強有力的國際合作群體。

進入21世紀,隨著巖溶科學研究的深入,世界各國巖溶科學家普遍認為,十分有必要建立一個巖溶方面的國際研究中心。袁道先多次強調世界巖溶研究中心設在中國,不僅對中國意義非同尋常,而且也會對世界巖溶研究產生深遠影響。

2008年2月11日,中國國土資源部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簽署協議,正式將世界巖溶研究中心掛牌落戶到中國桂林。為了這一時刻的到來,當時已擔任3屆世界巖溶項目主席的袁道先為之不懈奮斗了近20年。為了排除國內外專家的爭議,獲得同行的認可,袁道先帶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幾十位巖溶專家,在中國進行了行程達6000多公里的實地考察。一路上現身說法,最終用他的學術思想和科學精神征服了國外專家們。 

鉆溶洞是袁道先的人生樂趣,只要有機會,袁道先就會背上巖溶地質工作者的老三件(鐵錘、羅盤、放大鏡)和新三樣(pH計、CO2檢測儀、堿度試劑盒),與年輕人一起爬山、鉆洞,親自掌握第一手野外數據。袁道先的夫人宋愛玲說:“有些人歡喜在家里,他不歡喜,在家里可以做筆記,但是野外必須去。每逢春天,西南大學的學生來,他都要把他們帶去野外。” 

用科研成果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脆弱的巖溶生態系統與可持續發展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尤其是我國南方巖溶地區的石漠化問題,已經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西部大開發、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難點之一,這讓袁道先深感不安。他認為,巖溶工作者應該用實際行動幫助石山地區解決貧困問題。于是,他一方面將自己的學術理論運用于扶貧實踐,另一方面通過院士身份替百姓向政府進言。

針對巖溶石山地區日趨嚴重的石漠化“病情”,袁道先開出良方:石漠化治理應因地制宜,堅持以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為核心。他與幾個植物研究所合作,讓巖溶區農民在石縫中種植金銀花、連翹、火龍果等經濟作物,避免水土流失加劇,同時也保證了農民的經濟效益。重慶南川的金銀花種植基地、廣西平果的火龍果種植基地,都是石漠化治理成功的典范。

同時,他還組織6位院士專家親赴西南貧困山區考察,并提出關于西南巖溶山區科技脫貧的建議上交國務院。在袁道先等院士的不懈努力下,“西南巖溶地區石漠化綜合治理”被納入國家“十二五”“十三五”規劃,石漠化的綜合治理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巖溶地區石漠化的問題得到緩解,巖溶地區地下河污染問題又讓袁道先倍感憂慮。“最典型的例子是重慶南山老龍洞,這里的地下河已經變成一條真正意義上的下水道。”2007 年,以他為首的科學家,在中國科學院院士聯名建議中提交了《防止我國西南巖溶地區地下河變成“下水道”的對策與建議》。2009 年初,由他牽頭承擔的“西南巖溶石山地區重大環境地質問題及對策研究”整理出階段性成果。

在“污染源多樣化、污染由點向面發展、有機污染與無機污染并存”等令人震驚的調查結果面前,西南巖溶區地下水污染問題得到重視,調查覆蓋范圍也在持續擴大,并逐步掌握了區域的總體情況和發展趨勢,為進一步的科學研究、地下水監測計劃、地下河全面保護整治規劃提供了科學依據。

2005年后,袁道先又同國內外巖溶學家一起積極推動武隆喀斯特與云南石林、貴州荔波喀斯特申報“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并于2007年6月申報成功。2012年以來,他又全力推進重慶金佛山聯合貴州施秉、廣西桂林和廣西環江申報第二批“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項目,并于2014年6月成功入選世界自然遺產。

用科學家精神影響廣大地質學子

2000年,袁道先兼任地處西南巖溶區的西南師范大學(今西南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教授,親自培養巖溶研究人才。

袁道先的秘書李勇老師說:“袁先生堅持給學生授課,指導論文。不僅編寫了《現代巖溶學》教材,還不顧高齡帶領學生參加野外地質實習。每每說起教過的學生,先生臉上總是露出欣慰的笑容,他說他現在的主要精力就是培養人才。”

袁道先要求研究生要善于提出科學問題,如果提不出問題,基本不能進入寫論文階段。在這個過程中,袁道先會和研究生進行探討,啟發他們提出科學問題。袁道先說:“提出科學問題是不容易的,要有兩個基本素質,一個是前人的文章都要讀過,第二個是要有好奇心,對科學問題要有反思。”

“袁先生首先要求學生閱讀文獻,提出科學問題,并且提出科學假設。其次,他注重培養學生野外觀測的能力,要求學生必須跑野外,從野外發現問題并提出科學假設。此外還要求學生做實驗,親自動手獲取實驗數據,分析數據形成小論文,最后形成畢業論文。”西南大學教授、袁道先學生蔣勇軍說道。

袁道先前后培養了200多名碩士和博士,其中不乏優秀的巖溶研究者。他也很重視團隊建設和團隊成員的培養,團隊里絕大部分人都申請到國家科學基金,一半以上的人都有留學經歷。這也是他另外一項看不見的“科研成果”。 為此,他自豪地說:“我對我的團隊很滿意,相信他們今后能夠把巖溶研究事業很好地傳承發揚下去!”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漢鑫 通訊員 李勇 孔令湫

責任編輯:邱小宸
列表
文章排行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球人物網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真实国产乱文在线| av色综合久久天堂av色综合在| 黄色免费网站在线看| 樱桃视频高清免费观看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视频久| 亚洲熟妇少妇任你躁在线观看无码 | 国产午夜无码福利在线看网站| 久久综合综合久久综合| 国产精品入口麻豆免费观看| 日韩视频第二页| 国产又黄又爽胸又大免费视频| 久久无码无码久久综合综合| 里番acg里番本子全彩|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四虎影视永久免费观看地址| 中国speakingathome宾馆学生| 精品国产午夜肉伦伦影院| 小箩莉奶水四溅小说|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冢本| AV无码久久久久久不卡网站| 毛片大全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无需播放器|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综合网| 久久黄色精品视频| 日本阿v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99久久久久久免费看| 一级黄色在线视频| 爱情岛永久入口网址首页| 国产精品资源站| 九九精品视频在线| 色多多视频在线观看| 好紧我太爽了再快点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不卡在线| 国产精品你懂得| 巨胸狂喷奶水视频www网站免费| 国产一级毛片免| 大女小娟二女小妍|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波多野吉衣AV无码| 美女视频一区二区| 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免费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