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來印象。(簡陽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每天早上,藍天翔都會提前10多分鐘到辦公室,看一看前一天的工業運行情況,或者主動打電話詢問,相關企業有啥困難沒有。
今年夏天,極端高溫天氣襲擾全國。藍天翔所在的簡陽市是成都最熱的地方,氣溫最高達到了40多攝氏度。拉閘限電,確保居民生活用電,成為最大的民生。為此,簡陽境內的大多數企業,無可奈何地停工待產了。
作為簡陽市經濟科技和信息化局工業經濟運行科的科長,藍天翔心里很著急,擔心今年的工業經濟指標難以完成。
擔心的同時,藍天翔又有些信心。只要不耽擱太多時間,簡陽400多家工業企業,尤其是商用航天、智能制造企業,是有能力搶回時間,完成既定目標任務的。
工業經濟是簡陽實力的象征,也是簡陽產業強市主抓的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都市現代農業三大支柱產業之一,關系到經濟發展、財稅收入、群眾就業和社會穩定,實在是“打不得閃閃”。
簡陽劃歸成都代管后,便成為成都“東進”的主戰場之一。2018年,簡陽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表彰為縣域經濟發展強市;2019年,又上榜四川縣域經濟發展強縣;2021年,沖入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
4年“三級跳”,4年大變樣,夯實了簡陽城市發展的底座支撐,為“十四五”時期乃至未來的經濟騰飛插上了強勁的翅膀。
作為成都“東進”的主戰場,快速、優質、高效、綠色的產業發展是城市發展新動能。那么,簡陽是如何下好城市經濟發展的“先手棋”呢?
先進制造業齊頭并進
藍天翔是老簡陽人,除了當兵離開家鄉那幾年,一直在簡陽生活和工作。簡陽的一切深深烙印在他的記憶深處,不論走到哪里,永遠都不會磨滅。
歷史上,簡陽以鹽業立縣,后來又增加了甘蔗、棉花和生豬等產業。三線建設時期,簡陽成為川中工業重鎮。四川空壓機器廠、四川空分機器廠、四川工具廠等8個省級以上國有大型企業和科研院所落戶簡陽。這些企業帶來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讓簡陽輝煌了30多年。
改革開放后,歷屆縣(市)委、政府大力發展地方經濟,簡陽的工業經濟再創輝煌,形成了以能源化工、食品加工、通機零部件為主的制造業格局。
成都“東進”,簡陽錨定高質量建設成都東部區域中心城市的總體目標,對制造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制造業必須轉向,進一步聚焦先進制造業。
何玉杰跟藍天翔一樣,也是個“老簡陽”。他學法律出身,現在轉行為藍天翔的同事,擔任簡陽市經濟科技和信息化局產業發展科科長。
“轉型升級是痛苦的,但不轉型升級更痛苦。”何玉杰說,“高耗能、高污染在當今肯定行不通了,轉型升級必須要有‘斷臂求生’的勇氣與魄力。”

四川空分集團。(簡陽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為此,簡陽接連制定了兩個《打造國內一流的空港名城三年行動計劃》,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促進傳統制造業綠色轉型,提質增效,推動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
為推動本地企業轉型升級,傳統產業實行了全面的技術改造,推進了“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
四川空分集團,原為四川空分機器廠,建于1966年,2001年9月28日,改制為非國有股份有限責任公司。改制后,企業經營規模不斷擴大,目前擁有全資及控股子公司21個,參股企業7個,總資產超過50億元,年銷售收入30多億元。
規模擴大的同時,技術也在不斷突破。集團下轄的低溫技術研究院、工程、低溫裝備、工業氣體和通用機械五大板塊,共取得了國家、省市科技獎勵20多項,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含裝置)65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產品14項,擁有國家專利71項。
目前,四川空分集團已成長為以低溫技術為核心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業務也不僅僅立足于西部地區,而是向全國和全世界深入拓展。
四川空分集團的成長,是簡陽本地企業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今年上半年,傳統支柱產業保持穩定增長,四川空分集團、港通醫療、嘉美印鐵等企業實現產值26.9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49.2%,穩住了工業增長的基本盤。
大力發展新興產業,是簡陽推動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的又一個“大手筆”。“依托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的優勢,簡陽瞄準了商業航天、新型材料和智能制造。”何玉杰介紹。
為此,簡陽開展了大規模的項目招引。在商業航天領域,已有星河動力、星空年代等頭部企業成功引入;在新型材料領域,已落戶中國五冶、弘基建材、華西集團等5戶企業;在智能制造領域,港通醫療開展了智造5G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潤爾科技完成了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免費診斷,等等。
以商業航天產業為例,星河動力新一代商業運載火箭創新研發生產基地的第一期2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已完成裝修,并交付使用,且同步推進了第二期100畝用地的前期工作。星空年代“共建‘一帶一路’高通量寬帶衛星產業基地”項目一期主體工程已經封頂。華奧天星“低軌道通信衛星載荷”項目已獲得訂單,正加快推進科研攻關……商業航天產業運載火箭、關鍵載荷、衛星運用、關鍵配套各環節全面實現了“零”的突破。
簡陽并沒有就此止步,又圍繞綠色低碳發展和智能制造,建圈強鏈補鏈,實現循環利用,高質量發展。
實現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簡陽既是橋頭堡,又是承接點。成都把簡陽市、雙流區、郫都區列為“東數西算”的三大起步區,簡陽作為起步區之一,獲得了發展先機,引入天府云數據、立昂云數據、北京互聯互通等3戶大數據企業,投資額度分別為100億元、60億元和20億元,占地面積685畝。
何玉杰最看好天府云數據,“前景更好,后續可以達到幾百億元的規模。”
目前,天府云數據已經落地建設。走進天府云數據建設基地,工地一派火熱的勞動場景,塔吊林立,機器轟鳴。成都空天產業功能區工作人員劉鐘丹指著前面幾棟樓房介紹,一期項目D1樓一層施工已經完成,D2樓二層施工已經結束,正在加快三層底板施工。運維樓已完成基樁建設、正加快地梁施工,預計今年年底建成。
來到互聯網數據中心工地,這里已經完成了一期機房、辦公樓的基樁建設,正在進行機電設計修改。“國慶節后主體施工就完工了。”劉鐘丹說道。
走出建設工地,陽光明亮刺眼,但是天府云數據的美好未來似乎觸手可及。
與此同時,簡陽還抓住水電、風能等能源結構性調整的機遇,發展先進制造業。
何玉杰十分看好簡陽的先進制造業,他說:“簡陽有存量的工業用地,與雙流、郫都相比,地價更低,承載先進制造業的能力更強。”
“大批先進制造企業的齊頭并進和建成投產,發揮的標桿性、引領性作用將越來越強。”劉鐘丹說。
現代服務業強勁增長
“感謝銀企協調會,我們需要的資金落實了。”簡陽本地一家企業老總張偉說。
前不久,簡陽市舉辦了銀企協調會。會上,張偉跟100多家企業老總與地方領導、銀行行長們面對面,談感想、說問題、話發展……大家濟濟一堂,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暢所欲言,彼此了解,共謀發展的心貼得更近了。
在簡陽,像這樣的會議還有很多。簡陽各級各部門為企業服務,沒有“休止符”,高標準、高水平地編制了《簡陽市“十四五”服務業發展規劃》,大力發展現代金融、現代物流、科技服務、創意設計等生產性服務業,積極培育一批管理服務商,引入一批專業服務商和平臺型企業,推動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的雙向深度融合。
成都空天產業功能區搭建了銀企合作平臺,與工行、中行、農行等銀行建立了銀地戰略合作關系,定期舉行銀企協調會,為重大項目建設提供了資金支持和融資擔保服務。
在引進頭部企業的同時,簡陽也引進、建設了一批技術研發平臺、技術中心,形成了以頭部企業為引領,相關企業集聚發展的企業群。集群內,無論哪個企業有需求,只需要一個電話,足不出戶,服務于企業的研究平臺、技術中心,就能夠幫助解決所有問題。

旭海時代廣場。(簡陽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僅成都空天產業功能區,就依靠頭部企業的力量,建設了國家鋼結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西部研究院等技術研發平臺5個,建起了國家級的中冶西部鋼構有限公司企業技術中心1個、省級的四川大川壓縮機有限公司企業技術中心等11個,還搭建了四川港通醫療設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公共技術平臺6個、建筑產業工人培育基地1個。
“力爭到2025年,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超過150億元,占服務業的比重達到40%。”簡陽市商務和投資促進局的周艷說。
休閑的時候,藍天翔、何玉杰、劉鐘丹、周艷等簡陽市民,都會到旭海時代廣場轉轉。
在簡陽,不知道旭海時代廣場的人,是要被笑話的。它位于簡陽東城區,是海底撈集團全額投資修建的地標性建筑。
海底撈是簡陽美食界的驕傲、簡陽民營企業的驕傲,更是簡陽人的驕傲。作為一家主營川味火鍋的餐飲企業,它走出了四川,走向了全國,走向了世界。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奇跡。
旭海時代廣場是海底撈集團自持的商業綜合體,集酒店、餐飲、娛樂、購物為一體,緊臨中心廣場、沱江濱江景觀帶。
整個購物中心有五層,其中地面四層、地下一層。與其說這是一個商業綜合體,不如說是一座包羅萬象的城堡。踏進這座城堡,就會感受到與外面不一樣的氣氛。不論夏暑冬寒,“城堡”都給人以春的氣息,從早上7點到第二天凌晨,人氣爆棚,吃喝玩樂,樣樣具備。
與旭海時代廣場一街之隔的百倫百貨,也是一個商業綜合體。它由德盛集團建設,目前是簡陽最大的百貨商場。走進商場,商品琳瑯滿目,名牌店鋪不時闖入眼簾,還有影視城、超市、KTV歌房、健身館等等。
大力培育消費新模式、新業態、新場景,正成為簡陽城市建設的新追求。
簡陽的美食,聞名四川。從2019年起,鰲山坊美食文化街和簡州里休閑步行街的建設,讓人格外期待。
鰲山坊美食文化街總體布局為“一軸五街”,集商業、休閑、保健、美食于一體。“一軸”是以東濱路為文化美食軸,全長1100米;“五街”是把江安北街打造成高端商業街、印鰲路打造成時尚休閑街、鴻雁路打造成康體保健街、龍頸路打造成休閑生活街、樹德路打造成特色美食街。
這條美食文化街,集川中美食之大成,吸引了南來北往的游人。繽紛的美食、濃郁的文化氛圍、美麗的生態環境……讓這里成為成都東部區域的“太古里”和“一品天下”。
簡州里休閑步行街,又是一個值得游覽的地方。簡州里北起健身路,南臨天成路,東接濱江路,西至紅建路,是以“原生江岸+原創院落”為重點,打造的一條集戲臺廣場、濱江商業、生活休閑、健身康體、精品美食于一體的特色休閑街區。
緊鄰簡陽老城區的簡州里,綜合商業組團穿插、布置于院落與院落、院落與住宅之間,特色、多元的消費場景,滿足了人們日益增長的多元消費需求。
“生活性服務業的強勁發展,為202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600億元奠定了基礎。”簡陽市商務和投資促進局的高孟如說。
竣工不久的東來印象,是成都東部區域的標志性工程之一。這是簡陽著力打造的城市客廳、城市書房、城市健身房,建設內容包含“八館、五中心、兩園、一家、一大劇院”,北區為文化建筑區,南區為體育運動區,一條架空的活力環串聯起分列南北的兩片建筑。
東來印象竣工后,簡陽舉辦了全國青年跳水錦標賽等一系列賽事活動,來自全國各地的運動員、裁判員和志愿者,感受到了簡陽優化的產業結構、豐富的文化內涵、優美的自然環境。一批又一批客人來到簡陽,愛上簡陽,推動著簡陽這座美麗的東部區域中心城市高質量發展。
都市現代農業質效同增
尤安村是簡陽市平武鎮的下轄村。說到尤安村,就不得不說村黨委書記、主任段作其。
段作其出生于1972年,看上去與實際年齡有些不符。段作其自嘲“長得著急”,其實,那是他為全村人日夜操勞的結果。
在段作其的帶領下,尤安村大力發展種植業、旅游業和建筑業,是簡陽有名的富裕村。2018年,全村1100多戶群眾住進了寬敞明亮的“別墅”。村上經營農商文旅、建筑勞務、物業管理、農業機械等產業,去年總收入達2680多萬元。
產業富民的同時,尤安村并沒有丟掉糧食生產這個根本,充分利用群眾撂荒的土地,以承包地經營權入股的方式集體耕種。

機械化收割水稻。(谷成斌/攝)
包括尤安村在內,這些年來,簡陽因勢利導,打造若干村鎮,建設沱東生態農場,面積達118.94平方千米。
簡陽耕地占成都的20.52%,居成都各區(市)縣首位。境內地形以淺丘、低山和河壩沖積平原為主,擁有成都周邊罕見的淺丘富水的精致大地風貌。土壤以棕紫泥和黃紅紫泥為主,有機質含量豐富。
背靠豐富的自然資源,簡陽重點發展優質糧油、優質蔬菜、優質生豬、大耳羊、晚白桃、晚熟柑橘、特色水產七大產業。
其中,簡陽晚白桃獲國家地理標志認證,簡州大耳羊是我國第二個肉羊新品種。連續9年,簡陽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連續5年被省委省政府評為脫貧攻堅先進縣。簡陽還是全國的生豬調出大縣(市)、肉羊優勢區域布局規劃重點縣(市)和全省農業產業化先進水果基地強縣(市)。
按照《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要求,簡陽決心把沱江生態農場打造為成渝都市現代高效特色農業示范區。
沱江生態農場遵循山水自然肌理,構建“一園一環一基地”,實現“一園”引領科技賦能,“一環”融合示范,“一基地”發展現代都市農業。
“一園”即天府農業科創園,形成農業產業、農旅產業、科創服務的產業集群;“一環”即鄉村振興旅游主環線,打造集現代農業生產、傳統文化生活、新型鄉村生活、城鄉融合消費等場景為一體的精品農旅環線;“一基地”即10萬畝糧油基地,圍繞成都建設“一帶、十園、百片”高標準農田集聚區的要求,推進糧食穩面積提產能,打造藍綠交織的大地景觀,塑造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旅客“第一印象”。
在建設過程中,簡陽堅持集中力量、集合資源,強化科技賦能、機制創新,打通“人、地、錢”瓶頸,以產業聚鏈、產品聚焦、村莊聚型、人口聚居、土地集聚為抓手,大力實施幸福宜業、美麗宜居、歡樂宜游工程。
“這可是及時雨啊!”段作其興奮地說。
幸福宜業工程,聚焦農業產業建圈強鏈,推動現代都市農業規模化、標準化、機械化生產,打造全省優質農產品保供基地。簡陽采取了三個措施:一是與四川省農科院、成都農林科學院開展戰略合作,實施天府農業科技園和系列數字賦能,強化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的研發。二是實施10萬畝優質糧油產業基地、簡州大耳羊擴繁、全域高標準農田、農機中心、育秧育苗中心建設,確保主要農產品產量逐步增長。三是建設農產品烘干中心、冷鏈物流中心、牛羊家禽定點屠宰場等等。
美麗宜居工程,堅持未來公園社區理念,打造舒適便捷、綠色生態的聚落式田園生活社區。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對38公里旅游大環線外聯通道提檔升級,硬化村組道路、通往20戶以上的居民聚集點道路;提升改造生活環境,新建東麓花溪新村籃網,改造提升鄉鎮污水處理廠、實施陽化河防洪治理工程、土地整理及幸福美麗新村建設;做優公共服務配套設施,新改建幼兒園和中小學,遷建、擴建片區級醫療服務設施,新建區域性養老機構和養老服務綜合體,全面實施人居環境數字賦能監管。
歡樂宜游工程,踐行公園城市鄉村表達核心理念,把公園形態與山水田園有機融合,營造農商文旅融合發展新場景。實施鄉村振興示范環線林盤集群發展,把丘區山水田園風光進行有機連接,營造高品質的生產、生活、生態融合場景;按照“產業融合化、園區景區化、鄉村旅游化”的思路,建設景觀式農業產業園和鄉村旅游精品線路,打造集農產品銷售和農業觀光、休閑采摘、農事體驗等為一體的精品農旅融合景區。
“三大工程”逐步實施,簡陽又一次讓人刮目相看。
為了培育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簡陽探索以“強村帶弱村、富村帶窮村”的飛地抱團發展模式,實現集體經濟“村村聯合、資源連體、產業連片、股份連心、責任連帶、利益連戶”。
段作其所在的尤安村被委以重任,與禾豐鎮連山村等13個聯合社成立了簡陽市六聯共興現代農業有限公司。公司以農戶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發展糧油、蔬菜等糧經復合產業,實現農業經營管理的現代化、機械化、數字化,有效降低生產成本,增加群眾和村集體收益。
組織機構由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高級管理人員、財務會計人員、業務部門等組成。其中,股東大會由13個村集體經濟組織選定的股東代表組成,收入按出資所占股份進行分配。決策權由公司董事會進行決策。
段作其被大家選舉為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肩上的擔子又重了。
“為鄉親們多做點事,也沒啥。”段作其說。
段作其又向更高的目標發起了沖刺。公司按照“提取公益金、管理費、生產周轉金—按資產股份分配—其他分配”的順序,進行收益分配,并制定分配方案。當年可以從收益中提取5%的公益金、10%的管理費、30%的生產周轉金,剩余的55%,按照各子公司出資比例進行分紅。
公司正式啟動運營了。今年夏季,13個村集體經濟組織土地入股面積達3.2萬畝,其中旱地2.1萬畝、水田0.6萬畝、其他休耕地0.5萬畝。段作其根據各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入股面積量化股權,制發了股權證書,年終決算,實行按股分紅。
土地集中后,公司種植了玉米2.1萬畝、水稻0.6萬畝、大豆0.5萬畝。計劃到10月底,種植面積擴大到6萬畝;2023年年底可達到10萬畝。“初步估算了一下,今年聯合公司收益將達到1000萬元。”段作其說,“明年就更高了,可以達到2000萬元。”
“再也不愁群眾撂荒的土地沒有人耕種了。”簡陽市農業農村局機關黨委書記黃麗說。
“更大的搞頭還在后頭呢!”段作其信心滿滿。他的信心來自于三大工程的深入實施,尤其是沱江生態農場6個大田景觀和5個農業觀光景區的建設,未來將聯動推進農事體驗、休閑觀光、民宿康養等新產業的發展。
希望,像明媚的朝陽冉冉升起;明天,如雨后的春筍猛然拔節。
簡陽,像田徑場上的選手,奔跑在全國百強縣的方陣中,不停地向前、再向前。(廖伯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