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昨天舉行政策例行吹風會,國家知識產權局介紹加快推進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有效支撐創新驅動發展的有關情況。
記者從吹風會上了解到,國家知識產權局會同國家版權局等部門深入實施知識產權強國戰略,有力支撐創新驅動發展,我國知識產權大國地位已經牢固確立。截至2023年9月,我國有效發明專利和商標擁有量分別達到480.5萬件、4512.2萬件;2022年著作權年登記量達635.3萬件。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連續4年位居世界第一。我國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的排名達到第12位,擁有的全球百強科技創新集群數量首次躍居世界第一。
與此同時,我國知識產權轉化運用持續加強,制定實施《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5年)》,專利開放許可等制度加快落地。此外,我國知識產權公共服務便利化水平也明顯提升。
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 申長雨:啟動實施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普惠工程,專利、商標電子申請率均超99%,作品著作權登記和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實現網上辦理。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機構實現省級層面全覆蓋,知識產權基礎數據實現應開放盡開放。
專利法實施細則修改主要涉及五個方面
國家知識產權局介紹,近期,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新修改的專利法實施細則,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此次細則修改的內容主要涉及哪些方面?
國家知識產權局條法司司長 張鵬:這次的修改有三個特點,一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決策部署,進一步提升我國專利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水平;二是依照修改后的專利法細化、完善相關制度,維持專利制度的一致性、穩定性;三是與加入的相關國際條約做好銜接,積極落實國際條約義務,進一步融入國際規則。
張鵬表示,此次專利法實施細則修改主要涉及完善專利申請制度,便利申請人和創新主體;完善專利審查制度,提高專利審查質量;加強專利行政保護,維護專利權人合法權益;加強專利公共服務,促進專利轉化運用;新增外觀設計國際申請特別規定,加強與海牙協定的銜接等五個方面,對于進一步提高知識產權工作法治化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國家知識產權局條法司司長 張鵬:此次專利法實施細則修改,有利于進一步發揮專利法在促進科技創新和新產業新賽道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我國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步伐不斷加快
當前我國數字經濟快速發展,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的創新情況如何?
目前,我國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步伐不斷加快,專利創造與儲備持續加強。統計顯示,截至2022年底,國內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明專利有效量為127.3萬件。
2022年,國內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明專利授權量達到29.6萬件,占國內發明專利授權總量的42.6%。
截至2022年底,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明專利有效量中,排名前10的國內企業有效量合計占國內有效量的比重達到10.8%,占十分之一強,在領軍企業帶動下,國內企業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明專利有效量占比超過七成,已占據創新主體地位。
截至2022年底,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和京津冀地區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明專利有效量占國內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明專利有效量的71.3%,呈現“三強鼎立”的態勢,東部地區加速培育數字經濟產業集群,構筑數字經濟發展區域新優勢。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副局長 戰略規劃司司長 葛樹:此外,來華申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明專利的外國企業數量穩步提升,由2016年的6418家增至2022年的7613家。截至2022年底,來自全球95個國家(地區)的權利人在華擁有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明專利32.7萬件,反映出外國相關企業對我國數字經濟市場的高度重視。
在數字技術創新帶動下,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國內發明專利授權量達到62.0萬件,同比增長16.4%,發展態勢持續向好。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球人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