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講隊在綿竹市云蓋村開展民法典普法宣講活動
“民法典頒布之后,婚姻法就廢止了,取而代之的是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內容……”7月19日,在四川綿竹云蓋村,四川師范大學法學院普法宣講隊宣講員錢雪純向村民介紹了《民法典》的概況,并著重宣講了有關農村土地承包、子女撫養、父母贍養等法律常識。
這已經是宣講隊來到綿竹的第二天。“綿竹市作為全省14個全面依法治縣(市、區)示范試點單位之一,形成了‘有事來協商·院壩協商’等多項特色制度,在基層法治建設和鄉村振興方面具有重要示范作用,值得我們師生學習。”法學院分團委書記、宣講隊帶隊人熊胤介紹道,宣講隊在綿竹開展了為期7天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為持續深化“法律進鄉村”,宣講隊在當地開展了《民法典》宣講活動。
當天,另一名宣講員楊皓程結合云蓋村當地大力發展民宿旅游產業的實際,側重宣講了鄉村民宿旅游發展中可能涉及到人身、財產、食品等安全責任的法律條款。“別看是學生娃娃,講得很透徹,我一聽就懂了。”活動結束后,村民對此次通俗易懂的普法宣講豎起了大拇指,并表示學習到了很多實用的法律知識。

宣講隊參與綿竹市青龍村基層協商調解
宣講活動結束后,宣講隊成員前往綿竹市各基層司法所、綿竹市司法局、綿竹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以及綿竹市生態環境局等司法機關,深入了解基層法治的工作內容,并親身參與調解、庭審、信訪、行政執法等工作。“自己的專業知識要學會運用到實際的案件和現實之中,同實際結合才能夠煥發法律的魅力,才能夠發揮法律的作用。”成員蔣佳辰觀看庭審后感概道。
“法學院歷來重視實踐育人教育,本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使同學們學會將法律的理論知識運用到生活中,能夠帶著問題去體會法律在基層治理中的作用,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能力,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熊胤認為學生通過此次活動對法學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宣講隊在綿竹市年畫村參觀法治文化廣場
此外,宣講隊還先后參觀了綿竹市部分特色村鎮和當地企業,深入觀摩年畫村的法治文化廣場和“三員共治”的民主制度、五星村的法治文化院壩和院落長制度等一系列鄉村法治文化建設成果,體會到基層法治建設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并學習了相關村級法治建設的優點和長處,加深了對未來法治宣傳的主動思考。(本文圖片由四川師范大學法學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