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是我國第二大內(nèi)陸河,從青海境內(nèi)的祁連山八一冰川發(fā)源后,一路流經(jīng)青海、甘肅、內(nèi)蒙古三省(區(qū))。千百年來浸潤茫茫戈壁,孕育了草原綠洲,更為下游送去了源源不斷的凈水,保護好黑河源頭生態(tài)環(huán)境至關(guān)重要。
在祁連山腳下,有一對巡護員夫妻,他們十八年如一日,堅守在黑河源頭,守護著這一方水土的安寧。一起走進巡護員葉金俄日和妻子?xùn)|木措的故事↓↓↓
十八年如一日
夫妻攜手守護黑河源頭
葉金俄日和妻子?xùn)|木措是青海祁連縣黑河源頭流域的巡護員。一輛摩托車、一個褡褳,每天沿河溯流而上,從海拔3000多米的黑河大峽谷,到海拔4600多米的源頭冰川,夫妻倆負責(zé)著這片高原上200多平方公里的巡護面積。
青海祁連縣黑河源頭流域巡護員 葉金俄日:每個月巡護至少22次,每天都在外面巡護,10個巡查點、50多條支流,一個月內(nèi)都要把這些巡護完。還有源頭哪些草原被破壞,哪些植被被破壞,都是我們的巡護范圍。
為了防止過度放牧、盜采盜獵侵蝕這幅水草豐美的自然“畫卷”,每一次的高原巡護路對夫妻倆來說都是體能和意志的考驗。
夫妻倆每次巡護,短則五個小時,長則十多個小時,所到之處基本是無人區(qū)。巡護的終點是在海拔4600米的八一冰川。這座天幕下的“冰雪長城”,就是黑河的源頭。細小的水珠,在冰川腳下匯聚成了綿延曲折的內(nèi)陸第二大河。
每天只有巡護到終點時,夫妻倆才會顧得上吃飯,褡褳里的饅頭和開水是多年不變的巡護“套餐”。雖然簡單,但是倆人卻從沒有抱怨過,兩人既是夫妻,也是巡護路上的戰(zhàn)友。
夫妻倆巡護十八年來,記不清跑了多少路,光是摩托車就跑壞了三輛。葉金俄日身上大大小小的傷疤,見證了這些年巡護的艱辛。
青海祁連縣黑河源頭流域巡護員 葉金俄日:巡完之后,回來的路上河水上漲了,把摩托車沖走了。我顧不上那些,往后一看,我媳婦也被沖走了。我過去一把拉住,把她拉上來了。摩托車前胎爆了,我們把秋衣秋褲脫下來,塞進輪胎里,一路把車推了回來。胳膊也受傷了,到醫(yī)院醫(yī)生說打麻藥,我說顧不上那些,趕快能縫上就行了,咬著牙縫的。
葉金俄日:我和黑河有個約定
巡護雖然艱苦,但夫妻倆無怨無悔,再苦再累,咬牙堅持,一守就是十八年。而夫妻倆這樣的執(zhí)著堅守,源自他們多年前的一次巡護經(jīng)歷。
在葉金俄日的巡查記錄本上,清楚記錄著每一次盜采的地點和草原被破壞情況,而面對盜采者的威脅,夫妻倆也從未退縮過。
曾經(jīng)被盜采者破壞的草原,經(jīng)過多年的保護后,正逐漸披綠。
一只落單受傷的黑頸鶴被夫妻倆救護后,已經(jīng)連續(xù)七年在這里筑巢繁衍。當(dāng)它每年遷徙歸來時,夫妻倆就像看見孩子回家一樣高興。
十八年間,夫妻倆所在的管護站從最初的棉布帳篷變成了現(xiàn)在的三間簡易房。早出晚歸的巡護路雖然辛苦,但是再也不用擔(dān)心回到站上會受凍。
雖然管護站在幾年前就用上了蓄電池,但是天氣不好時,還是避免不了斷電的情況。
奔波一天的夫妻倆,在這一刻卸下了一身的疲憊,而這個時候,也是他們和女兒為數(shù)不多的“見面”時光。
管護站位于草原深處,信號時有時無,沒聊幾句,和女兒的視頻通話被迫中斷。伴著微弱的燭光,葉金俄日和妻子說出了埋藏心底的愿望。
這座不足60平方米的管護站,十八年間,見證了夫妻倆日常巡護的無數(shù)次出發(fā),也迎接了他們無數(shù)次歸來。再過幾年,夫妻倆就到了退休的年紀(jì),但這片土地依然是他們最大的牽掛。
守護凈土 也守護你
樸實的語言,深厚的情意,讓這一幕無比動人。不管經(jīng)歷多少不為人知的艱難困苦,他們都把對彼此的愛深深地放在心里,把巡護的責(zé)任緊緊地扛在肩上。夫妻倆十八年堅守不渝的,既是腳下神圣的凈土,也是身邊一生的愛人。
葉金俄日和東木措十八年風(fēng)雨巡護路,離不開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他們的無私奉獻換來的,是如今水草豐美的黑河源頭,成群結(jié)隊的野生動物,日益好轉(zhuǎn)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向所有綠水青山的守衛(wèi)和巡護者致敬,也希望葉金俄日給妻子的承諾早日兌現(xiàn),祝他們的感情地久天長。
(總臺記者 熊傳剛 王小龍 馬文輝 孫曉璐 祁連融媒)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huán)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quán)所有:環(huán)球人物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