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媒體浪潮的推動下
漢服文化“破圈”盛行
越來越多年輕人
將漢服融入旅行乃至日常生活中
探索傳統與現代的融合之道
華夏衣冠
可謂當今世界上
最絢爛的服飾體系之一
也是世人眼中的東方瑰寶
在中國服飾史學者陳詩宇眼中:
“華服不止是一件禮服
它的意義在于
將華夏幾千年的文明穿在身上
將祖先希冀記在心里”
那么,如何讓漢服的熱潮
如同細水長流,綿延不息
讓每一次的衣裾翻飛
都能向世界講述華夏衣冠的故事?
陳詩宇和他的團隊從2003年左右
便開始不斷研究中國傳統服飾
用自己的努力嘗試去回答
“什么是我們國家的傳統服飾”
這個越來越為公眾關注的問題
在中國國家博物館的
“岐陽世澤——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李文忠家族文物展”中
陳詩宇團隊便承擔了一項重要的復原任務
他們投入了一年的時間和精力
重現了岐陽世家容像中的四款重要服飾
將一套禮服拆解成十余件單品
對尺寸、紋樣、工藝細節
一一進行考證復原
再由數十位中國工匠
按照傳統工藝制作完成
1937年
朱啟鈐刊布《岐陽世家文物圖像冊》
但這些文物的完整彩圖
一直未有公開展示
直到2021年
中國國家博物館
才在古代服飾文化展中
首次向公眾展出其中六幅圖像
而如今的“岐陽世澤”展覽
則是讓這些容像得以完整呈現
這其中有極為珍貴的帝王冕服像
以及眾多高等級的朝服、大衫、賜服像
對研究我國古代服裝史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李文忠家族文物
團隊以畫像為基礎
廣泛參考了同期的傳世文物、出土文物
圖像資料和文獻記載
進行了細致的綜合考證和復原工作
他們希望通過這些復原服飾
展現大明衣冠的莊重與輝煌
讓觀眾感受到那個時代的文化氣息
陳詩宇團隊復原服飾
為了讓觀眾身臨其境地
感受服飾穿戴間的文化魅力
清清楚楚地欣賞“老祖宗的審美”
清平時裳團隊制作了詳盡的短片
展示每一件衣物的層次和穿戴過程
在流轉的畫面中
默默訴說著對古老文明的無限敬意
和對匠人精神的深情歌頌
復原服飾詳解
團隊的工作不單單是
對古代工藝的精確復原
更是對歷史文化遺產的致敬和傳承
他們也希望
激發更多人對傳統文化的探索與熱愛
共同守護我們寶貴的文化遺產
未來,陳詩宇團隊計劃開展
一系列文化出海項目
旨在將中國古代服飾文化的魅力
和我們的文化自信
更廣泛地展現在國際舞臺上
了解中國歷史
了解傳統文化
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新中式”
正因為眾多專家學者的不懈努力
才使我們得以窺見
中國歷史與傳統文化的輝煌
也為我們探索“新中式”的發展
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靈感
復原服飾詳解
期待更多陳詩宇們
讓我們“老祖宗的迷人魅力”
以新中式為媒
不止“出圈”,還能“出海”
作者:張思林 (整理:張以馨)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球人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