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覺得挺爽的。”是李浩菲對出演《歡樂頌》IP感觸的回答。近期,《歡樂頌4》開播,延續《歡樂頌3》未完的故事。劇中李浩菲飾演的“余初暉”,逆襲升職,走出了畢業后的迷茫。
99年出生的李浩菲,有著與余初暉“人小氣勢足”相似的一面。15歲時,出演電影《少女哪吒》,拿下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頻道傳媒大獎最佳新人女演員獎;18歲,高考以“專業第一”的成績考入中國傳媒大學表演系。
她曾說過“長大的感覺并不是很好”,今天的她仍會有這種心態,“長大后你會發現不是身邊的人不愿意幫助你,是你不再想麻煩大家了,需要自己去面對和成長。”她告訴記者,如果可以穿越的話,“還是想回到小時候去寫檢討,只要寫幾個字就可以解決掉所有事情。”
1
“要努力也要有一定的運氣”
李浩菲非常喜歡《歡樂頌》IP,能出演全新一季,她倍感幸運。當時她在北京的劇組里,不知道歡樂頌會有三、四、五季的拍攝計劃。當經紀人和她說,“需要去試戲,你愿意嗎?”她不假思索地回答道,“當然愿意,我可太愿意了。”臨時背完四五頁臺詞的她第二天飛到了上海,一落地就給導演簡川訸表演。他們倆聊了一個多小時后,簡川訸認為李浩菲的性格有余初暉的一面,非常貼合角色。起初李浩菲以為自己貼合的是余初暉的“活潑可愛”,沒想到貼合的是其“火辣”的性格。
“以前的她內心是封閉的,不愿意接受來自別人的愛。但到這一季的中后期,她在收獲更多愛的同時也逐漸學會釋放出一些愛,學著去愛別人”,李浩菲與我們分享余初暉在第四季中最大的成長變化。她表示,余初暉是她接觸過的角色中臺詞量最多的。“那段時間壓力真的很大,每天收工后書桌上攤滿了劇本,一天可能要拍六七頁紙的臺詞。余初暉的語速不能慢,性格也比較火辣,不能拖節奏。在說清楚臺詞的情況下還要說得快,導致我每天晚上背詞的壓力特別大。還要在表演過程中考慮姿勢、動作和調度,更要把它背到不用思考就能張嘴講,確實是拍攝過程中比較大的障礙。”
演完余初暉反倒讓李浩菲的性格更溫柔了一些。以前面對一些不公平的事情或朋友受了委屈,李浩菲一定是第一個站出來說“不”的人。跟余初暉相處了大半年之后,她認為,有些事情可以不用靠爭執或吵架去解決。
拍攝花絮中,有一場她與張佳寧、經超在樓梯間與發生“口水戰”的片段,特別有趣。“我跟經超老師之前合作過,還挺熟悉的。大家會比較有默契,除了笑場一般不怎么NG,導演給的空間也很大。“口水戰”這場戲拍了兩三個小時,觀眾看這場戲可能會覺得特別激烈,吵得很兇,實際上我們笑得蠻開心的。”李浩菲說。
剛進組時,李浩菲覺得其他“四美”都很漂亮,見面后發現她們跟角色都有相似之處。張佳寧給了她一種特別溫暖的感覺,她們都是雙子座,會很親切;江疏影特別漂亮;楊采鈺有高冷、神秘的氣質,對李浩菲來說是一個特別好的傾聽者,會很耐心聽她訴說一些事情;張慧雯跟她則像同齡人,各方面都很像,是最能玩到一起的,經常一起吃吃喝喝,到處玩。
“拍攝過程中,我給四個姐姐貼上了小標簽。佳寧姐在我心中就像“爸爸”,江江就是“媽媽”,我老說我們是“一家三口”(笑)。采鈺姐就像可以守護我的人。我遇到害怕或者危險的事情,就會想到仨姐姐,她們像三棵大樹一樣守護著我,給足了安全感。慧雯我們倆就是“歡喜冤家”。我們倆太像了,愛做的事情、愛吃的東西都特別像。”李浩菲說。
戲外的“五美”很難全部聚齊,“但比如江疏影去了北京就會告訴我們‘我到北京了,你們怎么說呀’。我們會出去吃個飯,姐妹之間聊聊八卦。”
李浩菲直言,在余初暉身上還學習到,這個世界上不是每一份愛都是理所應當的。“我們總是會下意識地覺得父母對你的愛是應該的,因為他們是爸爸媽媽。但演了余初暉后,我才知道有一些爸爸媽媽不那么疼愛自己的孩子,或者說愛的方式不一定是孩子想要的。所以,我會更珍惜每個人對我的愛,也知道要多去理解自己的爸爸媽媽。”
李浩菲自述
“要學會在工作里享受生活”
我小時候就讀于北京舞蹈學院附中,考上大學后每天都很開心,我的人生還是蠻順利的。非常感謝北京舞蹈學院的系主任,我是一個蠻個性的女生,當時老師對我說,“你就是一只小刺猬,但是你放心,我沒有打算拔掉你的刺”。對我來說,這是一件非常感動的事。在我個性剛形成初期,這位老師看出了我的性格,保護了我的天性,也為我后來的表演保留了個人特色。
小時候我的夢想是開咖啡廳,我想聽到不同人的不同故事,體驗不同的人生。后來再大一點,發現做演員是一件挺美好的事情。演《四十九日·祭》,我才12歲,還不知道表演是什么。小宋佳老師,是我人生中遇到的第二個讓我倍感幸運的老師。她當時對我說,“浪費天賦的人是不道德的”,她的話讓我明確了做演員的道路。
接著是我的第一部電影。那時候快開機了,有個角色找不到人,小宋佳老師跟李霄峰導演也很熟,就推薦了我。導演給了我很大的空間,讓我自己發揮。憑這個角色獲獎,我覺得導演有一大半的幫助。我的人生其實挺幸運的,遇到的都是給我指了明路的貴人。
當時看到拿下表演系第一名的我很開心,但是考第一也讓我覺得有點壓力,不知道進校之后要怎么表現,但幸好爸爸媽媽給我的壓力不大。爸爸當時說,如果我成績好的話,就讓家里人陪我出去玩一段時間。我從小上藝校,跟家人待在一起的時間非常少,很希望能和家人一起享受一段快樂時光,去哪玩真的不重要,能跟家里人待在一起就夠了。
大一時,沒有花太多時間去工作,有更多時間體驗校園生活的美好。那個時候住在學校里,跟大家一起吃飯、在大澡堂一起洗澡、在操場上跑步、看別人談戀愛,是很純潔、很美好的一段回憶。
其實我是一個感受派演員,演戲時主要靠感性發揮,缺少一些理論上的東西。以前有過一段時間在網上被嚴重非議,剛開始對我的傷害還是蠻大的。慢慢地,我覺得這些都不重要了,因為不可能讓每個人都認可你。這兩年開始,我有一個新的理解,如果有人在網上說了一些不好的言語能夠緩解他們一天的壓力,無形之中我也算做了一件好事。完全不在意是不可能的,但我還是要努力地去不在意。
以前看劇我會屏蔽掉一些不好的彈幕,但這兩年我會非常認真地去看每一條評論。我學會從一些建議中找到對我有幫助的。李維嘉老師曾經跟我說過一句話,“你這段時間的情緒低迷,是因為你看到了100句說討厭你的話,卻沒有發現也有十幾句在跟你說:加油,你很棒。沒必要因為那100句討厭你的話而難過,而應該為那一兩個人說的‘加油,你很棒’去努力。”
接下來我有一部劇在拍。下半年目前還沒有計劃,我想偷個懶出去玩。真的有機會的話,我想去三亞,那里實在太舒服了。我喜歡海邊、沙灘、陽光、吃西瓜和喝啤酒。
以前我老覺得工作與生活是完全分裂開的,但慢慢地,我要學會把它們融到一起,也要學會在工作里享受生活。日子是自己過的,要是過得不開心,人生就浪費了。我不要白過一天,要在重復的每一天里找到讓自己快樂的事情。(采寫:南都記者 林經武 實習生 黃薇嘉 莫菲 圖片:受訪者提供)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球人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