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寧3月22日電 毛筆在宣紙上游走,用中國古代篆體書寫的“福”字躍然紙上。“我學習累的時候,喜歡寫書法和畫畫,這會讓我感到平靜。”在廣西大學里,來自斯里蘭卡的盧米妮正熟練地揮毫落紙,身后是她與各國留學生們留下的“墨寶”。
3月19日,廣西大學內,來自斯里蘭卡的留學生盧米妮正在練習中國書法。 俞靖 攝
來自斯里蘭卡科倫坡市的盧米妮是一名大四留學生,目前就讀于廣西大學國際學院漢語言專業。她生于2000年,自幼受家庭熏陶學習藝術,赴桂求學后,她愛上書法寫作,時常帶著自己的書法和水墨畫作品,參加中國與東盟國家共同舉辦的藝術展會。
盧米妮介紹,自己的書法寫作啟蒙于14歲,因其父親是名畫家,受到熏陶她從小喜歡藝術。2014年,她隨家人赴云南旅游時首次接觸到中國書法,那如畫般的字體讓她難忘。“中國文字很特別,我在接觸書法后,就常拿著畫筆和毛筆參照網上的圖片,自學中國的書法和水墨畫。”
為寫出一手好書法,盧米妮一頭扎進書法教室里,曾連續數周,從清晨練字到傍晚,時常是練習到手部顫抖和腰酸背痛才肯休息,練習使用的紙張鋪滿整個桌面。盧米妮認為,中國書法難,她從最開始用鉛筆練習,過渡到掌握手握毛筆的姿勢。通過理解書法詩詞,讓她進一步認識中國的歷史文化。盧米妮表示:“我最喜歡的書法家是王羲之,我喜歡詩酒田園的人生態度。”
來到中國廣西生活的數年里,盧米妮對廣西的記憶,是壯鄉民眾的能歌善舞,還有那碗聞著臭,吃著香的螺螄粉。“我剛留學到廣西就經常吃螺螄粉,明白‘螺螄’的含義后,這一美食更讓我難忘。”盧米妮坦言,曾將螺螄粉帶給斯里蘭卡的家人品嘗,讓家人通過美食感受壯鄉文化。
如今,憑借書法愛好,盧米妮常參與中外交流活動,贈送自己的“墨寶”成為她與中國朋友交流的社交禮儀。她打算未來繼續在華深造,盼留在中國就業。希望憑借漢語成為斯里蘭卡與中國交流的民間使者。“有機會我希望回到斯里蘭卡辦書法展,通過教寫書法的方式,讓更多人了解中國文化。”
近年來,廣西多所高校相繼舉辦“國際中文日”系列活動、留學生中國詩詞大賽等,豐富來華留學生生活,通過體驗書法、篆刻以及廣西傳統“打油茶”等方式,加深留學生對中國文化的了解。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球人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