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我做的東西一定是世界最棒的。”
在“制造之都”東莞的東北部,有一個叫石排的小鎮,48.7平方公里,上千家工廠,去年創造了154.6億元人民幣外貿進出口總額,比有些地級市還要多。
傍晚太陽落山前,鎮上的工人陸續走出園區大門。路邊有炸串和烤冷面,對面還有量大管飽、三葷一素只要12元的快餐。
·園區工人們時常光顧的小店。(本刊記者 劉舒揚 / 攝)
3月22日下午,《環球人物》記者走進順林c禮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順林)。一輛深藍色貨車停在院落左側,汽車模型們正準備從這里出發。
從最初的代工到擁有自主品牌,再到如今的潮玩IP打造,順林董事長劉學深走過的這條路,也是中國貨物貿易升級的縮影。
以下是他的講述。
“高端車系我們基本全覆蓋”
我是做汽車模型制造的,主要客戶是車企。他們會把模型放在“lifestyle”生活精品模塊售賣,或在試乘試駕時,把相應車型的模型送給有意愿買車的客戶,成交率就能大大提升。
另一塊主要的消費人群是C端的收藏者,多是白領、金領,消費能力強,喜歡機械和金屬制品,其中有不少人從事汽車設計、制造方面的工作。
我們的產品是等比例縮小的,外形設計上幾乎完全仿真——比如線條是完全跟著真車走的,不會隨便亂跳,可以幫助客戶了解各種車的外形設計。
·順林的一款汽車模型。(本刊記者 劉舒揚 / 攝)
目前我們有超過70%的產品銷往國外,勞斯萊斯、法拉利、保時捷、蘭博基尼、賓利、奔馳、寶馬、奧迪、路虎、帕加尼、雷克薩斯……你能叫得出名字的高端車系,我們基本全覆蓋。
今年雖然有點受全球通脹影響,但兩年前我就開始多多聯系客戶,所以現在手頭的訂單非常充裕。
為什么要提前布局?
可能像我們這些民營企業主,危機感始終如影隨形,我又是苦孩子出身,感覺就更強烈一些。
我是湖南人,媽媽是農民,爸爸本來也是農民,后來在國營單位謀得一份工作,他的收入成了家里主要經濟來源。
上世紀80年代,剛剛改革開放,各種資訊一下涌來,讓我對自己的未來有了迥異于父輩生活的憧憬。
高中時我正處于叛逆期,沒有考上大學。當時,我就琢磨,南方是改革開放的最前沿,去那里或許有機會賺到錢能養活自己,不給父母增加負擔。
1998年,我跑到東莞,稀里糊涂進了一家汽車模型制造廠。
剛開始我并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東西,只是在車間做學徒,說白了就是鉗工,每天對著銑床、鐵和鋼干活。慢慢地我才知道,原來我在做玩具;又過了一段時間,我知道自己在做有收藏價值的高端汽車模型。
·工人正在手工打磨模型。(本刊記者 劉舒揚 / 攝)
那時我自己也在想,不能一輩子都在車間里賣力氣,將來有沒有機會用腦子做事?
父母已經供我讀完高中,接下來的路得靠自己。我定下小目標,從學徒開始,我說,明年一定要做到技工!做到技工的時候,我說,明年一定要做到師傅!做到師傅的時候,我又在考慮去工程部再做回學徒——那是一條技術性更強的路。
我做到了工程師、項目經理,先后去法國和意大利的外企擔任高管,一步步走下來,可以說,模具制造設計、工程師、項目管理……這個領域所有的核心崗位,我都做過。
從1998年開始到現在2023年,將近25年,我沒有離開過這個行業。
那些年,我邊工作邊學電腦、學粵語、學外語。在外企時,我剛開始和外國同事溝通,只能通過畫圖,慢慢地,我的口語被“逼”出來,逐漸也會寫英語郵件了。
我還拿到了大學畢業證,考取了高級工程師資質。我就認準一點:學好技術,就肯定有發展的機會。哪怕老了,我至少還有能力養活自己,也有機會為家庭創造更好的環境。來到廣東后的每一年,我都在讓自己成長。
不過,有件事我一直很在意。
還是工人的時候我就發現,工廠做的是代工,全是國外品牌。我暗下決心,如果有一天我自己開公司,一定做自己的品牌。
直到2010年,這個看來遙不可及的夢想,終于離我近了一些。
始于“1080P”
那是我進入這個行業的第12個年頭,我覺得時機成熟了,便辭去工作,創辦了順林,從代工做起。保時捷那批貨算是第一張重要訂單,在此之前,都是朋友們幫我,讓我有生產加工的機會。
我相信是我的專業打動了保時捷。當時全廠加起來才20個人,哪有什么規模可言?我面對面跟對方交流,分析這個產品怎么做才能達到效果,非常數據化、直觀化。
但我們的第一批貨還是沒有達到對方要求,車頂有條線走得不清楚。我說,我重新做給你,但現在資金有點緊張,你能不能先幫我墊錢,把貨送回來?保時捷墊付了運費。我再把新做的模型發過去,這次對方非常滿意。
那批車我沒有報廢,一直存著,幾年前順林做模型展廳時,我把它們做成一面墻,一共有1080輛,保時捷品牌的首字母是P,我叫它“1080P”。
這面墻時刻提醒我自己和員工:我們要做最高品質的產品,首先得嚴格要求自己,如果自己對自己都沒有要求,也不會得到客人的尊重。
從那之后,我們開始全面對外代工,和保時捷的合作也一直持續到今天。
·順林展廳里的“1080P”墻,中間是英文字母“S”,這是公司名稱的首字母。(本刊記者 劉舒揚 / 攝)
2015年,我開始考慮做自主品牌。當時我問過很多車企,但最后只有賓利愿意以每年10萬歐元(當年約合69萬元人民幣)的價格授權給我,這比我一年賺的錢還多。但我同意了,敲門嘛,肯定要交學費的。
做工廠第一年是最辛苦、最累的,甚至差一點連底褲都沒有了——就夸張到這種程度。我是有技術,但不代表我有管理能力,于是我又去學管理,學EMBA。
2015年,生產出賓利那款模型后,我很激動。這不光是我,也是我們國內汽車模型界有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品牌。
我拿著我們的001號產品,長度也就10公分,在一個人數不多的微信群里以1元錢的價格拍賣。原本我預計成交價最多不過200元,沒想到到了第二天晚上,價格已經升到差1塊錢15000元。
·順林自主品牌生產的第一臺汽車模型(下中)。(本刊記者 劉舒揚 / 攝)
我大受鼓舞,更堅定了做自主品牌的路,今年已經是第七個年頭。我們的粉絲越來越多,產品在海外也大受歡迎,現在營收已經占整個出口額的50%。
但我又發現,我們還是受到版權方的諸多限制——版權方真是“躺著賺錢”啊,不管我賣得好不好,都得給它交錢,而我得特別努力才能把這個費用平衡掉。
所以我想,我們能不能成為版權商?這是我做原創的初衷,希望有更多中國人自己的IP走向世界。
“我們生活在
一個最好的時代”
2020年,我們和藝術家畢橫聯名推出了胖噠系列合金潮玩,主角是一只大熊貓。北京望京那只10.5米高的機甲風熊貓就來自這個系列。很快,我們又孵化出一只叫Popo的小兔子。
今年,我們又有了一只叫Hugy的小狗。它的第一個系列叫Love Me。“愛自己才有能力愛別人”,這是我們想傳達給大家的。
這些潮玩大多也出口,特別是熊貓胖噠,在日本賣得相當好。不久前,我們還簽約了日本的棒球聯盟。潮玩IP這部分的銷售業績占比一直在增長。
·名為“胖噠”的機甲熊貓潮玩。圖源:網絡
我做潮玩,也是企業發展到這個階段的社會責任。誰來挖掘我們中華文化?只能靠自己,靠我們這一輩人,然后由我們的孩子延續下去。我相信我們自己設計出來的東西會越來越得到全球市場的認可。
在我最熟悉的汽車領域,我們也在向外傳播東方人的文化。我們生活在一個最好的時代。中國是移動互聯網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像TikTok這樣的媒介非常有利于我們的原創或國潮產品走出去。
做出口的環境也很好,物流發達,營商環境不論內地和沿海,真的非常好。再加上我們在東莞打下的制造業基礎和中國人的勤奮堅韌,外國人還是非常喜歡我們中國的東西的。
當然了,市場可能會越來越“卷”,但咱們中國人怎么說的?打鐵還需自身硬,你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團隊的自信心,以及對市場的敏銳判斷。現在國外新鮮的東西開始變少,這對我們來說就是機會。
廣東是非常開放的地方,尤其像東莞這樣的城市,蘊含著很多機會。你看,至少給了我創業的機會、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等等。
只有進步,才不會被這個時代淘汰,才有機會去面對全球競爭。不光是我這個汽車模型,貨物貿易升級現在是一個共性,也是趨勢。
沒有永遠的夕陽行業,這是我堅信的,只要不斷創新,創造消費基礎,這個行業就會一直存在。
·數控機床生產模具。目前,數字化在汽車模型的生產環節已經是很重要的元素。(本刊記者 劉舒揚 / 攝)
·工人正在貼水貼,這是一種較新的轉印技術。(本刊記者 劉舒揚 / 攝)
我屬于改革開放后成長起來的一代。在各種文化和思潮的不斷碰撞中,我慢慢意識到,哪些領域是自己應該去做的,或者說,自己的能力、優勢在哪,可以在哪些領域發光發熱。
在和同齡人的交流中我也發現,我們這一代做外貿企業的,好像普遍都有一個抱負:希望在我們的細分行業做到世界極致,而不只是東莞或國內的第一;我們更希望,自己做的東西一定是世界最棒的。
本文為節選,原文刊載于
2023年第7期《環球人物》雜志
總第490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
總監制: 呂 鴻
監 制: 張建魁
主 編: 許陳靜
編 審: 蘇 睿
(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加微信“HQRW2H”了解細則。歡迎大家提供新聞線索,可發至郵箱tougao@hqrw.com.cn。)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