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到的人物故事,是怎么誕生的?

2023-07-01 08:51:46來源:環球人物網 - 環球人物微信作者:趙強

以人物記錄時代  以故事承載思想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要“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這一戰略部署具有重大意義。新聞輿論工作處在意識形態斗爭最前沿,加強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塑造主流輿論新格局,是新聞輿論戰線的重要任務和光榮使命。

《環球人物》是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的雜志。自創辦以來,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逐步發展成為國內發行量領先、最具影響力的新聞時政類期刊,同時構建起多渠道一體推進的全媒體矩陣,是全媒體時代人物報道的權威平臺。

在工作中,我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聞輿論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堅持黨性原則,堅持政治家辦報,牢牢錨定人物報道主業,充分發揮人物報道優勢,按照聚焦故事性、深化思想性、提升時效性、增強可讀性的辦刊思路,在鞏固壯大奮進新時代的主流思想輿論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


既能在思想上、藝術上取得成功,
又能在市場上受到歡迎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努力創作生產更多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體現中華文化精神、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有機統一的優秀作品。”應該用獨到的思想、潤物無聲的藝術熏陶啟迪人的心靈,傳遞向善向上的價值觀。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藝術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場上受到歡迎。

人物是最為生動、最具張力的敘事載體,人物類媒體因此具有故事性、貼近性和表現力、感染力強的顯著優勢。

我們深知,人物類新聞產品如果只顧形象塑造,忽視思想開掘,就會割裂個體與群體的互動關聯,弱化人物與時代的共生關系,陷入流于浮表、看個熱鬧的誤區。這類新聞產品,由于對表象與本質的相互映照缺乏深刻的揭示與剖析,導致“作料”有余、“營養”不足,有如初嘗甘之若飴、久而味同嚼蠟的“口香糖”,沉淀不下可供讀者掩卷之后也能長久咂摸的“味道”。

為此,我們特別要求采編團隊要靠過硬的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發揮主流媒體內容生產的強大優勢,在聚焦故事性、增強貼近性的基礎上,不斷提升思想含量和思辨力量,以主流價值塑造主流輿論,讓主流媒體占領主流市場。

以優質的評論彰顯思想性。

從2022年第1期開始,《環球人物》抽調精干力量開設深度評論專欄“思享”。在黨的二十大召開期間,“思享”專欄推出重磅系列評論“共產黨的政治品格”,獲得人民日報社2022年度社屬報刊好作品二等獎。由評論員出鏡的同名視頻節目,一經推出,就獲得“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及微博、今日頭條等各大平臺重要位置推薦。

在重大評論之外,我們還緊扣熱點,構建包括“環球人物評”“人民文娛評”“不端水”三個欄目在內的融媒體評論矩陣,以有熱度、有高度、有深度的文章和視頻,形成“凡有熱點人物,我們必有評述”的品牌效應,進一步提升了《環球人物》在人物類新聞產品領域的影響力和引導力。

以“人民文娛評蒼蘭訣走出國門”為例,其微博話題閱讀量超過1.8億,同題短視頻登上抖音全站熱榜第一位,最高時段在看人數達1500萬。


·2022年,黨的二十大召開前后,“思享”專欄推出重磅系列評論“共產黨的政治品格”。

以正能量報道傳遞思想性。

《環球人物》全媒體矩陣始終以正能量人物報道為主線,在線上線下都實現了正能量與大流量、高銷量的正相關。

2022年8月16日,焦裕祿同志誕辰100周年之際,《環球人物》推出封面報道和專題微紀錄片《百年焦裕祿》,受到中央網信辦的高度肯定,被全網置頂推薦,覆蓋人數近8億,取得了顯著的傳播效果和社會效益。


·2022年8月16日,焦裕祿同志誕辰100周年之際,《環球人物》推出封面報道《我的父親焦裕祿》和專題微紀錄片《百年焦裕祿》。

2022年7月1日,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1周年之際,推出40秒專訪小視頻《百歲黨員辛冠潔:我深信共產主義才能解放全人類》,以其高度精練、生動感人的真情流露和思想表達,被各視頻平臺熱榜高位推薦,單條閱讀量迅速突破百萬。

2022年下半年,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喜迎黨的二十大、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之際,我們打通雜志和新媒體平臺,精心策劃推出全媒體原創欄目“這十年”,通過采訪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龍芯首席科學家胡偉武、“奮斗號”總設計師葉聰等代表人物,展現各領域的歷史性變革和歷史性成就。相關內容進行拆分傳播后,全網總傳播量超過2000萬。

以主題的深化揭示思想性。

在報道熱點人物時,透過鮮活的人物故事反映重大的時代主題,是《環球人物》深化思想性的有效做法。

今年春節期間,科幻影視作品大熱。我們組織了《流浪地球2》主創人員的線下圓桌對談并線上直播,推出了封面報道《劉慈欣宇宙》,深刻揭示輿論熱議背后的時代主題——中國社會的長足發展,特別是中國科技的突飛猛進,為中國科幻的異軍突起奠定了堅實基礎;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進程將為中國科幻的崛起壯大提供強勁依托,中國科幻的崛起壯大也必然激發整個社會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凝聚力。這組融媒體報道一經推出,獲得很好的輿論反響,也得到人民日報社領導同志的肯定。


·2023年2月9日,《環球人物》組織《流浪地球2》創作團隊進行圓桌對話。


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

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黨同志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的華章。”

敢于并且善于斗爭,是包括《環球人物》在內所有輿論斗爭一線主流媒體的責任所在、擔當所系。我們緊扣國際傳播能力建設這個抓手,從“破”與“立”兩個方面展開輿論斗爭和引導。

“破”,就是直面美西方的輿論圍攻,用事實與數據,特別是當事人的真實講述,揭批美西方各種雙標言行,撕毀其“民主斗士”“自由勇士”“人權衛士”的假面具。這是一種短兵相接的斗爭,既需要斗爭勇氣,也需要斗爭藝術。

用封面專題“重磅打擊”。

在《民主販子美利堅》專題中,通過對越戰老兵、中東難民和“阿拉伯之春”親歷者的深度專訪,揭穿了美國自詡“民主樣板”、實為動亂之源的真相,展示了美國“民主燈塔”的黯淡無光。

在《制裁之痛》專題中,揭露了美國對俄羅斯、敘利亞、伊朗等國家濫用制裁的做法及其帶來的嚴重后果,抨擊美國將本國法律及國家利益明目張膽地凌駕于他國主權和利益之上,公然踐踏國家主權平等和不干涉內政原則的惡劣行徑。

用評論言論“定向打擊”。

“思享”欄目先后推出評論《人權,多少罪惡假汝之名以行!》《透視美國“邪惡怪圈”》等,揭穿美國一方面對俄烏沖突“煽風點火、瘋狂甩鍋”,另一方面又對人道主義危機“隔岸觀火、惺惺作態”;

《民主的原色》《戰爭的輿論》《何為安全,何以安全》等,針對民主觀、話語權、安全觀等諸多熱門話題,進行抽絲剝繭的分析。

財經評論欄目“侃財”、國際評論欄目“遠觀”“寰視”,則從國際經濟、政治等角度,揭批美西方的各種倒行逆施。

用深度報道“熱點打擊”。

“暗戰”“西洋鏡”兩個欄目分別結合熱點事件,從歷史經度和社會緯度深挖美西方民主、自由、繁榮、富足表象下的真相。

“暗戰”欄目中,《中情局用我做“洗腦實驗”》《“第二中情局”,“顏色革命”的幕后黑手》《慘遭滅口的調查記者》等深度報道,揭露美西方情報機構無所不為的狠毒手段,起底美西方利用軍情機構干涉他國內政的丑惡秘密。

“西洋鏡”欄目中,《誣告哈佛教授,美版“莫須有”》《美國“水軍”的幕后黑手》《浮出水面的日本“難民黑洞”》等深度報道,敲碎了美西方社會的“美顏濾鏡”,還原了其漠視生命、人權不彰、貧富分化、種族歧視等種種頑癥痼疾。

“立”,則是要“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2022年5月31日,在習近平總書記“5·31”重要講話一周年之際,《環球人物》臉書賬號“中國范”(ChinaFun)正式上線,首發推出說唱組合“天府事變”專門為我們錄制的英文Rap歌曲《Who am I》,實現了內宣外宣一體傳播,觀看總量達到4350萬。

“中國范”聚焦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優美的自然景觀、優雅的時代風貌,從人、物、事、景四個維度展現中國人民的美好生活,向海外臉書用戶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上線以來,“中國范”推送的墻繪藝術家劉小備、世界非遺項目“獨竹水上漂”傳人等,都很受海外用戶歡迎。

“絲路友好使者盛典”是《環球人物》與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聯合舉辦的重點活動,已經成功舉辦兩屆,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傳播效果。活動通過評選和表彰“絲路友好使者”,褒獎他們在促進中華文化走出去、加強各國人民的友好交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方面作出的突出貢獻。

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環球人物》在精心籌備第三屆“絲路友好使者盛典”的同時,又開設了“帶·路·人”欄目,積極宣傳為“一帶一路”做出貢獻的中外人士,搭建民心相通的友誼橋梁。

邀約外國友好人士一同講述中國故事,是《環球人物》加強國際傳播的又一條路徑。

2023年,《環球人物》推出“大使說”“看中國”兩個全新的深度報道欄目和視頻節目,專訪駐華外交官、外國政要和知名學者等,以他們在中國、看中國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帶著海內外受眾一起,聽他們“沉浸式”介紹、“個性化”展示中國緣分,客觀真實地向世界介紹中國式現代化的豐富內涵和偉大進程。

目前,兩個欄目已經分別采訪了坦桑尼亞、巴基斯坦、敘利亞等國大使,以及長期觀察中國式現代化的英國學者羅思義、“用美國民謠唱中國故事”的美國學者馬克·力文、扎根云南的“洋村長”林登等,相關報道和視頻節目引起良好反響,受訪大使館在其官方社交媒體上轉發了相關報道。


擴大地域覆蓋面、人群覆蓋面、內容覆蓋面

2019年1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人民日報社主持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人民日報是黨中央的機關報。一張報紙,上連黨心,下接民心。要把人民日報辦得更好,擴大地域覆蓋面、擴大人群覆蓋面、擴大內容覆蓋面,充分發揮在輿論上的導向作用、旗幟作用、引領作用。”

作為人民日報社旗下的時政大刊,《環球人物》深切體悟到,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必須順應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深刻變化的時代需求,結合自身實際努力擴大“三個覆蓋面”,擴大主流價值影響力版圖,讓黨的聲音傳得更開、傳得更廣、傳得更深入。

在擴大地域覆蓋面上,我們除了做好國際傳播工作,重點擴大對港澳臺地區的覆蓋。

香港回歸25周年之際,我們開設了“大話港影”專欄,在各大平臺推出同名視頻節目。從香港電影的愛國情懷講到大城小事,從英雄傳說講到柴米油鹽,以小切口講述大時代,用光影串聯起香港的滄海桑田,描繪香港與內地的同頻共振。依托這一系列視頻節目,我們推出兩場直播活動,總瀏覽量突破5000萬。今年我們新設“三地書”專欄,約請港澳臺三地知名專欄作家講述當地的風土人情和市井變遷,文章娓娓道來,受到讀者歡迎。

在擴大人群覆蓋面上,我們面向不同類別、不同領域、不同年齡的群體,每年開設十余個全新的融媒體專欄,大力拓展受眾增量。

在《環球人物》全媒體平臺上,年輕人可以讀到“新新人類”的深度報道、看到“Z世代”的微紀錄片;喜歡文藝的受眾,可以邊聽邊讀“聲東擊西”的美妙音樂故事;熱愛古風的受眾,可以在“國風千年”的文字報道和中英文雙語視頻里感知瑰麗與壯美。

以“國風千年”專欄為例,系列人物采訪視頻和小課堂視頻在人民日報英文客戶端及各大平臺推出后,累計播放量近3000萬。其中,《劉宇的國風小課堂》被網民們自發轉到多語種海外平臺,單個話題閱讀量近9000萬。

在擴大內容覆蓋面上,我們始終堅持將“人物”作為內容生產鏈條的支點,不斷拓展報道領域,持續推進內容創新。

神舟十三號航天員遨游太空和平安回家之際,我們精心策劃了“太空家書致敬中國航天人”,邀請廣大網民一起寫下太空家書,歡迎航天英雄回家。在中國航天員中心的支持下,又發布了《環球人物》專屬太空回信。這一創新帶來了2.3億的總話題累計閱讀量。

北京冬奧會期間,我們創新推出首檔微博連麥圓桌節目《大咖有云》,6集節目收獲了超過9億的分集話題總閱讀量和6.5億的主話題閱讀量。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中國不乏生動的故事,關鍵要有講好故事的能力;中國不乏史詩般的實踐,關鍵要有創作史詩的雄心。”這給主流媒體帶來了一個深刻的課題:怎樣讓中國故事和中國史詩具有可讀性和觀賞性?怎樣讓中國故事和中國史詩入耳、入腦、入心?

作為一家以人物報道見長、靠人物報道取勝的媒體,我們將一以貫之地以人物記錄時代、以故事承載思想,透過一個個鮮活的人物故事,展現一幅幅生動的時代畫卷,為講好中國故事、創作中國史詩,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作出應有的貢獻。(作者系人民日報《環球人物》雜志社總編輯)

本文刊發于《新聞戰線》2023年6月(下)。

責任編輯:蔡曉慧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球人物網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女同无遮挡互慰高潮视频| 强波多野结衣痴汉电车| 国产aⅴ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视频网| 渣男渣女抹胸渣男渣女| 国产精品美女自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 国产超清在线观看| 亚洲一本之道高清乱码| 青青草a国产免费观看| 成a人片亚洲日本久久| 亚洲精品伊人久久久久| 欧美日韩亚洲成色二本道三区|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军人武警gay男同gvus69| 97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 欧美成人三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猫咪 | 新婚夜被别人开了苞诗岚| 免费看特黄特黄欧美大片| 8x8x华人永久免费视频| 日韩精品www| 六月婷婷在线视频| 337p日本大胆欧美人术艺术精品| 日韩小视频在线| 免费毛片网站在线观看| 1000部拍拍拍18免费网站 | 三级波多野结衣护士三级 | 色综合a怡红院怡红院首页| 天天综合天天色| 亚洲AV永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被扒开胸罩| 国产色婷婷五月精品综合在线| 久久无码专区国产精品s| 福利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真实伦在线观看| 两腿之间的私密图片| 欧美性生活网址| 君子温如玉po| 老司机69精品成免费视频| 成年女性特黄午夜视频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