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帶有鮮明“綠色低碳”標簽的職業,被人們形象地稱為“綠領”。而其因為職業前景廣闊、發展潛力大,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的選擇。
建筑節能減排咨詢師 陳奕:大家好,我是陳奕,一名建筑節能減排咨詢師,對于城市中號稱“碳排放大戶”的大樓來說,怎么才能更好地節能減排呢?這就需要我上場了。杭州市濱江區文化中心平均每年碳排放量達1000噸,而經過我和我的團隊節能改造,這棟大樓平均每年能減少103噸二氧化碳排放,相當于種植了240畝茶園。100多噸二氧化碳排放從哪里去減少?最直接的當然是從遍布大樓的空調和電燈去入手。我會為要改造的大樓,量身設計物聯網設備。
建筑節能減排咨詢師 陳奕:一個優秀的咨詢師拿出的方案,不會影響正常辦公秩序,也不用破壞建筑結構,但樓宇里的每一個空調、電燈乃至遙控器,都在我掌握之中。原先物業工作人員需要不斷地巡樓,并調節空調溫度。現在拿出手機點擊屏幕,600多個空調控制器,一鍵拿捏。
建筑節能減排咨詢師 陳奕:我和同事開發的低碳樓宇數智管控平臺,就像一個特別有“眼力見兒”的大樓管家。每到中午12點就會進入午休時間,一段時間內,探測器感應到周圍沒有人的存在,系統就會自動把空調溫度調高或者關閉,整棟大樓就在悄然之間減少了碳排放。
濱江區文化中心物業工程經理 張立剛:文化中心通過節能改造以后,平均每年節省了18萬左右的費用。改造后我們可以通過手機、電腦,可以控制每臺燈每臺空調,用起來十分方便。
建筑節能減排咨詢師 陳奕:杭州市濱江區7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有400多棟樓宇,用電量超過全區的60%。這兩年,我們團隊已經對11棟大樓進行了改造,建筑面積達27萬平方米,平均每年可減少碳排放700噸。經常我看著綠水藍天,就很得意,覺得這里頭有我一份功勞。我定了一個小目標,五年時間內我們計劃改造面積突破100萬平方米,實現平均每年減少碳排放2500噸,為國家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的目標,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央視新聞總臺央視記者 卞曉妍 姚文利 馬源景 周鑫 何俊儒)
責任編輯:邱小宸建筑節能減排咨詢師 ,綠色低碳,綠領,陳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