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敢拍,一個敢演,一個敢看”,近期有網友這樣評價“1胎生99子”短視頻。一段時間以來,網絡上頻頻出現違背常理、突破底線、污穢不堪的短視頻,嚴重破壞了網絡視聽環境,玷污了網絡生態空間,阻礙了網絡精神文明建設。
網絡短劇以其時間短、劇情緊湊、具有視覺沖擊力等特點,深受年輕人喜愛。網絡短劇又以其投資小、回報快、效益高等特征,成為一些人掙快錢的工具。抓住網絡群體眼球、吸引人氣和流量,意味著能夠在短時間內獲取豐厚的收益。但“短劇”不能淪為“短視”的附庸,不能以娛樂至上、不知敬畏的心態制作短劇產品。如果一味大搞低俗、劣質的“網絡產品供給”,大量制造辣眼、無腦的噱頭,只會像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問題嚴重者難以逃脫法律制裁。網絡短劇優質供給是其生存發展的金鑰匙,不能“短視”。唯有優化網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自覺恪守原則與底線,倡導正能量、崇尚真善美,才能推動短劇制作走上精品化發展之路。
杜絕網絡短劇短視的現象,扎密制度的籠子是不二法門。要給短劇念好“緊箍咒”,建立健全相關制度,明確短劇內容的“禁區”,科學設定短劇取材的“白名單”,劃定上限與下限,點亮短劇運行的“紅綠燈”。
在每個人都有攝像頭與麥克風的時代,人人都是網絡的受益者與共享者,人人都應成為網絡精神家園的建設者與參與者。網民應提升個人審美品位,不跟風、不盲從、不獵奇,保持內心的精神高地,莫讓思想淪為“短劇的跑馬場”,脫離低級趣味、涵養道德操守,不給無腦辣眼、吸睛怪異的短劇“添流量”。唯有人人崇尚真善美、弘揚主旋律,才能擠壓無底線、庸俗化短劇的生存空間,讓那些溫暖人心、溫潤有力、浸透正能量的短劇繁榮興起。
面對短視的網絡短劇,要加強公眾監督、媒體監督、平臺監督,避免短劇創作陷入過分“異想天開”的怪圈。相關執法部門、網絡平臺、網民個體形成合力,共同向網絡短劇滑坡現象說“不”,守住億萬人共有的視聽生態空間,讓網絡精神家園生機盎然、風清氣正。
網絡短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