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偵察小組,迂回滲透,監視敵方動向……”盛夏時分,黔中腹地,一場實戰化綜合演練正在開展,武警貴州總隊某部特戰隊員匍匐在沙石地上偵察。“突擊組跟我上!”只見一名隊員左手持槍、右手撐地,側身翻滾避開攻擊,迅速躍出掩體,干凈利落地將“敵”擊斃,整套動作一氣呵成。
他就是李興坤,武警貴州總隊某部戰士,一名在特戰、偵察崗位堅守25年的老兵,3次獲得國家級表彰、3次受到全軍表彰,榮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5次。
演練結束,一群00后官兵把李興坤團團圍住:“李班長,您這一套動作太給力了,快把秘訣教給我們吧。”李興坤笑著說:“哪有什么秘訣,不過就是每天堅持多練幾組、多跑幾圈罷了。”
“堅持”二字,是李興坤一直堅守的信念。“那時對自己最常說的就是‘再來一次’。”李興坤還記得剛入伍時新兵連考核成績單上那刺眼的“不及格”。從那之后,白天的常規訓練成了“熱身”,熄燈后加練才剛開始。練隊列動作,他頂著磚頭一步步規范;力量不夠,他給雙腳綁上沙袋練器械……日復一日堅持,李興坤手上起了厚厚的繭子,僅兩個月就磨壞了三雙膠鞋。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新兵連結業考核中,李興坤以全優成績入選特勤中隊,并在下隊后不久的一次比武中一舉奪得攀登、手槍射擊兩項第一,成為同年兵中唯一的“雙料冠軍”。
說起李興坤,時任中隊長楊恩選回憶起讓他刻骨銘心的一幕。一次,駐地某大型輸油管道突然多點泄漏,因地處山區,難以探明險情。管道一頭連著大型儲油庫,一旦發生爆炸,后果不堪設想。李興坤和偵察分隊接到命令后,趕赴現地支援。為了探明情況,需要有人深入泄漏區偵察,這意味著隨時面臨犧牲的危險。
“我來!我經驗最豐富。”說著,李興坤接過手持偵察儀,大步往泄漏區走去。他憑著過硬的技能和超強的心理素質,很快將泄漏區內的情況“直播”出來,為指揮員提供了第一手資料。半小時的作業顯得尤為漫長,當李興坤的身影再次在山路上出現時,大家懸著的心才終于放下。有人問他:“班長,你不怕嗎?”李興坤說:“老百姓有危險,我們當兵的就得第一個上。”
在城市反恐作戰中,交通工具反劫持尤其重要,而克服車窗玻璃對狙擊精度的影響則是重點中的難點。“如何減少狙擊中的誤差?”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與思考,李興坤認識到,日常訓練必須要有敵情觀念,才能更好完成任務。此后,他復盤剖析交通工具反劫持,并將可能出現的情形作為反劫持的難點進行重點研究。
針對不同材質玻璃光折射造成遠距離射擊偏差的問題,李興坤帶領隊員對不同距離、不同材質的玻璃進行了上千次試射。最終,他探索出“精度破窗”狙擊方法,使狙擊手在200米距離隔窗射擊目標,誤差不超過5毫米。
從普通偵察兵到特戰教官,入伍25年來,李興坤始終堅守練兵備戰一線,扎根基層、矢志強軍。他帶領戰友研發出能同時上傳多個畫面的偵察系統,并探索空中偵察、攀登偵察和索降偵察等10余個課目的訓練創新。
夕陽把訓練場攀登樓拉出長長的影子,李興坤正在示范索降技巧。老兵身手如同巖羊般靈巧,從18米高的樓上瞬間落地。
“為啥您總說堅持到勝利才是勝利?”訓練間隙,小隊隊員氣喘吁吁地問。李興坤笑著指向靶場:“看見沒?沒有那些脫靶經歷,哪有百發百中的狙擊手?”滿墻彈孔如星——那是堅持者寫給勝利的情書。
轉眼,李興坤的身影再次融入戰術訓練中。對他來說,真正的勝利,永遠在下一個堅持的時刻。
李興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