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專區
您的位置: 國內
徐斌:敢把“卡脖子”難題變“中國造”勛章
2025年07月14日15:33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江耘
小號 中號 大號

徐斌(中)在港珠澳大橋施工現場。 受訪者供圖

真正的創新,不是跟風模仿,而是敢于把“卡脖子”難題一步步轉化為“中國造”的勛章。這背后,有把每個難題當作階梯的執著,更有讓核心技術扎根中國大地的底氣。

前不久,寧德至上饒高速公路霞浦溪南互通至福安下邳樞紐互通段正式通車投運。這條高速公路沿線多座橋梁的銜接處,都裝著寧波路寶科技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路寶集團”)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徐斌領銜研發的“關節”——多向變位橋梁伸縮裝置。它們日復一日化解著車輪沖擊與橋梁熱脹冷縮的應力。

走進路寶集團,幾組銹跡斑斑的“關節”映入眼簾,與現代化的廠區形成鮮明對比。“20多年前,我國還不能生產橋梁伸縮裝置,而國外進口的伸縮裝置壽命短、故障率高,但我們不得不購買。”徐斌對記者說。

20余載光陰流轉,路寶集團占據了全球大型伸縮裝置65%以上的市場份額。從“受制于人”到“中國第一”再到“世界第一”,背后是一位科技工作者對橋梁技術孜孜不倦的探索。

從講臺到車間

徐斌出生在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農村,幼時就愛鉆研。小時候,一根竹筒在他手里能變成“機關槍”;為了高效砍柴火,他能在竹梢間騰挪幾小時……

1980年,徐斌參加高考,考上師范學校,畢業后成為中學老師。

完成教學任務之余,他一有空就學習機械理論知識,并嘗試各種發明創造。

當時,寧海縣有很多模具廠,徐斌經常去幫助企業改進設計工藝,一度成為當地知名的技術達人。

徐斌的一位親戚曾是上海橡膠制品一廠總工程師,退休后給一家鄉鎮企業進行技術指導。一次,這位親戚碰到了生產工藝、產品外觀和性能質量的共性問題,不知該怎么解決。徐斌了解情況后,對企業的全套工裝、模具和生產線提出了改進建議。

此后3個月,這家企業按照徐斌的思路進行改造優化,實現生產效率翻倍。

以“非專業”身份給行業專家提供技術思路,此事讓徐斌深埋心中的創業“種子”開始破土發芽。

研制多向“關節”

1992年,民營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在浙江破土而出。自詡“愛折騰”的徐斌,借錢走上創業之路。

1993年,徐斌耗資十余萬元購買了一項橋梁無縫伸縮裝置技術專利。

“這種伸縮裝置是通過自身形變幫助橋梁應對熱脹冷縮、車輛重壓帶來的變形。它像松緊帶一樣可伸可縮,既能防橋面裂壞,又可讓車子駛過不顛簸。”他解釋道。

徐斌希望憑借新購技術研發出的產品能在市場上站穩腳跟。然而,現實的考驗來得猝不及防。在滬寧高速項目的實際應用中,產品大量損壞被全部更換。

“核心技術,買不來、求不得,唯有自立自強!”慘痛的教訓讓徐斌幡然醒悟。

1996年,他憑借不懈鉆研,研發出第一代模塊化簡支梳齒板式伸縮裝置。這一成果為企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2002年,路寶集團在市場嶄露頭角,中標福寧高速全線160毫米伸縮量以下的小型橋梁伸縮裝置供應項目。不過,該工程大中型伸縮裝置依舊采用進口產品。這讓徐斌意識到自主研發中型產品的緊迫性。

2005年,第一代產品質保期將至,開始出現損壞的苗頭。此時,徐斌研發的第二代產品已經成熟。

“很多人跟我說,那些產品距離質保期滿只剩3個月,可以局部更換熬到期滿。”徐斌回憶道。

不過,他做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以損失600多萬元的代價,對產品進行全面免費更換,用二代產品替換一代產品。

“萬一伸縮裝置起翹,刮倒車輛導致交通事故,這責任誰來負?”徐斌說。

更換后,二代產品一直使用至今。

徐斌的目標不只中小型技術。在積累了豐富工程技術和經驗后,他瞄準頂級橋梁工程難題。

“當時,國內沒有什么大型橋梁,國外相關技術對我們實行封鎖。”徐斌回憶道,為了尋求技術突破,他帶著鋼卷尺、游標卡尺還有一本磨破邊的筆記本開始“丈量世界橋梁”。

“鉆橋洞、翻圍欄,我爬遍了世界知名橋梁。我親手測量、詳盡記錄,積累下的第一手資料至今視若珍寶。”徐斌說。

這番經歷讓徐斌對技術有新的理解。他認為,主流伸縮裝置只能“對抗”縱向伸縮位移,但橋梁會出現上下、前后、左右等多種位移。

“主動順應和釋放力量是我們的設計理念。我們不是加大裝置的結構強度,而是順應不同方向和力量的變化。”徐斌說,在這種理念的指引下,他和團隊開始研發多向變位橋梁伸縮裝置。

2007年,路寶集團中標當時世界上最長跨海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伸縮裝置供應項目。該橋通車至今,伸縮裝置核心主部件實現“零更換”。

之后,包括港珠澳大橋等很多國內外大型橋梁工程都采用了路寶集團研發的多向變位橋梁伸縮裝置。

2007年,多向變位橋梁伸縮裝置技術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2009年該技術獲中國專利金獎。

給橋面換“皮膚”

獲得行業認可后,本可以享受豐收喜悅的徐斌又“折騰”起來。他在施工中發現,鋼橋面頻發開裂損壞是困擾中國橋梁發展的難題,且國外在此領域技術壁壘高筑。

于是,從2008年起,徐斌投入巨額資金,和團隊開啟了長達十多年的攻關,陸續攻克材料、工藝、裝備三大難關,自主研發出“去瀝青”的橋面“皮膚”——ECO新型聚氨酯路面材料。

徐斌介紹,該材料最大的研發難點在于平衡材料性能與施工工藝。聚氨酯對濕度敏感,早期實驗常因環境濕度變化導致材料失效。為此,他提出建立以異氰酸酯、多元醇和有機胺反應生成預聚物的技術路線,成功解決了敏感問題。此外,相關施工裝備的研發也持續了八九年,優化到第6代才實現規模化應用。

“粗略統計,整個項目累計試驗次數超5000次,其間我們失敗了無數次,但每次失敗都讓我們離成功更近一步。”徐斌說。

他介紹,ECO新型聚氨酯路面材料能有效解決高溫重載、高原高寒等復雜環境下,路面結構強度與韌性無法兼顧、安全耐久性差等世界性工程難題。

2011年5月,明州大橋建成通車,次年路面鋪裝便嚴重碎裂,此后多年該橋的鋪裝常壞常修、常修常壞。主管單位幾乎嘗試使用了所有鋪裝技術,但路面最多只能維持7個月。

2017年,路寶集團攜ECO新型聚氨酯路面材料參與了橋面鋪裝試驗,用實戰數據證明了新材料的實力。

2020年,明州大橋全部采用路寶集團產品,徹底告別了“常修常壞”的窘境,至今該橋鋪裝路面運行良好。

交通運輸部專家組鑒定時表示,采用ECO新型聚氨酯材料鋪設的路面,在鋼橋面上的使用壽命可以超過10年,在混凝土橋面上能達到20年至30年。

目前,ECO新型聚氨酯路面材料有望成為繼水泥、瀝青之后,第3種可大面積使用的高性能基建材料,引起全球同行的關注和效仿研究。

如今,這位“死磕”橋梁結構件和路面工程技術的創業者,不僅讓中國從伸縮裝置進口國蛻變為全球領跑者,更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說的話:“真正的創新,不是跟風模仿,而是敢于把‘卡脖子’難題一步步轉化為‘中國造’的勛章。這背后,有把每個難題當作階梯的執著,更有讓核心技術扎根中國大地的底氣。”


責任編輯:蔡曉慧
關鍵詞:

徐斌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ww4545四虎永久免费地址| 99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亚洲国产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freexxxx性播放| 国产精品bbwbbwbbw| 在线观看www日本免费网站| 我被继夫添我阳道舒服男男| 最近中文字幕mv在线视频www| 激情综合色五月六月婷婷| 精品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青青草91在线| 精品四虎免费观看国产高清午夜 | 直接进入免费看黄的网站| 色综合综合在线| 韩国一级免费视频| 黄页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成年人在线看片| 91香蕉视频黄| 触手强制h受孕本子里番| 黄页网址大全免费观看12网站| 欧美波霸影院在线观看| 黑色毛衣在线播放| 色婷婷在线视频| 精品91自产拍在线| 波多野结衣无内裤护士|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桃子视频在线观看高清免费视频| 日韩国产欧美精品在线| 日本xx18护土|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中文字幕| 在线观看国产精成人品| 最近中文字幕完整国语视频| 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无套内射在线无码播放| 日本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专区| 日韩成人免费视频| 日本一区二区视频| 成人综合在线视频免费观看完整版| 成人在线第一页| 大学生秘书胯下吞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