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專區
您的位置: 長三角>>上海
這個英國人曾用鏡頭記錄下45年前的上海街頭
2025年07月03日10:18 來源:新聞晨報 作者:沈坤彧 丁夢婕
小號 中號 大號
原標題:年輕人沒見過!這個英國人曾用鏡頭記錄下45年前的上海街頭,每張照片都講述著那個年代的故事

1980年,23歲的英國人邁克·埃默里(Mike Emery)在日本神戶登上一艘前往中國的游輪,在船上同時擔任攝影師和賭場荷官。

游輪上大部分乘客是富有的美國人,他們成為彼時剛打開國門的中國最初迎來的幾批境外游客之一。游輪經停天津港,邁克和船上所有人從那里上岸,然后坐著綠皮火車、在車廂內滿溢的燒雞香氣中一路晃去了北京。

他們在北京包下14輛大巴,每輛大巴上包括一名翻譯和一名共產黨員陪同。之后,所有人又隨船南下,抵達上海。接著,是香港。

他在這次航行中一共留下400多卷膠卷,除去船上的工作照,大部分來自漫步于北京和上海街頭時的發現。

45年后的今天,邁克和我們相約地處西岸的美高梅酒店。從59樓的玻璃窗向外眺望,黃浦江水似乎觸手可及,他甚至可以依稀辨認出當年他們上岸的方位。

直到很久以后這個英國人才意識到,自己于1980年第一次來華,其實是在無意中見證了一個嶄新時代的大幕徐徐拉開的時刻。

今年7月,那些拍攝于45年前的老照片就將在上海首度向公眾展出。他為這次展覽取名:《很高興見到你》(Nice to meet you)。

在1980年的上海街頭閑逛

就像每個上海人那樣自由

搭乘游輪去旅行這件事,只有零次和無數次。

少年時期,父母常帶他去坐游輪。“一旦你坐過一次游輪,就會一直惦記那種感覺。”

后來,邁克主修了視覺藝術和傳播,并完成了專業的攝影課程。到了進入社會的年齡,他開始不得不認真思考:怎樣才能登上游輪工作?我們現在談論的是上世紀80年代初,當時想在游輪上謀得一份工比如今更難。

因此他又現學了一些荷官的技能,心想如此一來就可以在船上打兩份工,老板會覺得更值。他就是這樣被雇傭的。

1980年初,邁克飛到日本大阪,然后在神戶登上了游輪。他當時對于自己的前程幾乎一無所知,“只知道這艘船會去中國,但對于中國我幾乎一無所知,對于此外的一切都一無所知。”

那是一艘剛剛翻新的游輪,它第一次航行的目的地就是中國。在這個年輕的英國人看來,這次經歷非常特別。“因為中國當時剛剛向世界敞開大門,希望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體驗這里的自然風光和百姓生活。”

但等他真正將腳跨上這片國度的時候,才發現當時所謂的開放其實并不徹底,那和他時隔近40年后再次來到這里是截然不同的體驗。

邁克向我們回憶1980年的中國

一船人住在北京當時僅有的接待外賓的賓館之一——友誼賓館里。2019年,當他再次回到北京時,驚喜地發現這家賓館至今仍在市中心運營。他走了進去,那里依然保留著昔年那個美麗的宴會廳。

45年前的那個晚上,這群外國人享用了一頓美妙而充滿儀式感的晚餐。邁克至今記得,“當北京烤鴨被端上桌的時候,所有人都發出了歡呼聲。”

第二天,他們上了巴士,被帶去了長城。回程中又在明十三陵停留,然后回到北京火車站,搭火車回天津,并重新登上了游輪。

在海上度過兩天后,輪船到了上海。他們在黃浦江邊的海外客運碼頭下船,自由活動一段時間后再回到船上過夜。

對于邁克來說一個鮮明的對比是,作為外國人的他當時下船并在上海街頭閑逛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去哪里都可以,沒有人會來管你,我就像生活在上海的每一個人那樣自由。”他說,“所以我當時在上海拍到了更多照片,看到更多人并且與當地人更多地交流。”

上海街頭的孩子們,邁克說,如果要拍一群孩子,最關鍵的是找到其中的“皮大王”。他找到了,那個核心人物就是圖中戴紅帽的小男孩

所謂的交流,因為語言的障礙,更多是依靠肢體語言和表情,這對性格外向的他來說完全不是問題。“沿著南京路走啊走,突然間就會有很多人朝你走來并圍攏在你身邊。因為我對于他們而言基本上是個外星人,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以前可能從未見過一個金發碧眼的西方人。”

他開始向人們揮手、做怪腔,然后大家就開始笑。他就是這樣開始了自己和他們的交流,“通過對我動作的反應,往往也會帶出他們的一部分個性來。”

“在我的照片里,人們展現出的是率真的目光和明亮的微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要講,而我能做的就是試圖把他們的故事視覺化地呈現出來。正如你可能會通過我的照片看到的那樣,只有非常少的照片是我沒有掌控整體以及人們的笑容和興奮神態的。對我來說呈現他們的性格特征是重要的,因為那是全新的體驗。”

看,那個在外白渡橋上輪滑的外國青年

在1980年春的上海,邁克除了拍照,最多的時候是在迷路,不斷迷失在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但他并不慌張,因為身邊那些上海人善意的面孔讓他感到安全。

“對于一個在異國他鄉的攝影師而言,迷路就是全部意義所在,不是嗎?當你迷路時,也許會看到些什么,也許會發生什么,讓你能拍到照片。最后,你也總是能重新回到正確的路上。”

接下去,是又一次登岸,他再走上一條通往不同方向的道路,讓它把自己帶去別的地方。他依然不知道別的地方是哪里,但是他完全無所謂。

45年之后他這樣回憶當時碰到的路人,“我在上海似乎能從人們那里得到更好的反應,他們好像更外向一點。所以我一直更喜歡上海,我認為上海和其他城市的差別至今存在。”

45年前上海的一些地方曾給他留下過深刻的印象,比如外白渡橋。在那里,他曾為一個來自北美的輪滑青年拍攝過一組四張的照片。

“我們船上當時有幾名理發師,他就是其中之一。這是個特別的家伙,我不確定他是美國人還是加拿大人,但他的性格有點出位。”邁克回憶,有一天理發師來找他,“‘我帶著輪滑鞋,我想滑行穿過那座橋,你能幫我拍張照片嗎?’我說,‘當然’。”

“我不認為在那以前有人曾做過這事。當時是1980年,我不認為此前有任何人曾經把自己打扮成那樣,然后踩著滑輪鞋橫穿外白渡橋。”

圖/《中國1980》

在拍攝前,理發師進行了一次小型試滑。因為橋上不斷有老式公交車和自行車經過,所以他們不得不站在橋邊等待了一會兒。人們很快開始聚攏來,他們不知道發生了什么。很短的時間里,橋的兩邊就擠滿了人,都在等著看接下去會發生什么。然后,理發師就開始腳下生風滑行了起來,邁克捕捉到了那個獨一無二的時刻。

他指著照片上遠處的背景讓我們看,“再看遠一點,你可以看到證券博物館。當時建筑外面還搭著腳手架,我推測他們正在對大樓進行一些維護。”

中國女性在1980年就很自信了

當時的中國正處于改革開放的初期階段,因此邁克的相機鏡頭在捕捉了個體日常瞬間的同時,也在無意中記錄了一場宏大變革的敘事序幕。

從他的富士膠卷沖印出的照片上可以看到,照片上幾乎所有成年人,尤其是成年男性都穿著藏青、灰和草綠三種顏色的套裝。但他們中偶爾也有一些趕時髦的人,他的某張照片中曾留下過北京一家小賣部外那個穿著微型喇叭褲的男人身影。

圖/《中國1980》

“我來的時候還是改革開放的初期,而從攝影同行們晚些時候拍攝的照片上就可以看到,中國人的穿著在短時期內發生了非常顯著的變化。”他注意到,最早的變化發生在1980年9月以后,包括奢侈品在內的很多商品開始通過香港進入廣州,并流通到了中國的其他地區。

根據相關統計,LV進入香港的年份是1979年,Dior則是1980年。同年10月,廣州高第街成為全國第一條以經營服裝為主的個體集貿市場,一時間蛤蟆鏡、花襯衫和踏腳褲的風尚從香港流進了內地。

人民對于物質的需求日漸旺盛,他聽地陪介紹,當時的中國人渴望擁有的“四大件”分別是:手表、自行車、縫紉機和收音機。

邁克提醒我們注意看自己拍攝的一張照片,畫面聚焦的是上海街邊餐飲店的工作人員正在售賣茶葉蛋的那個當下。他對這張照片已經非常熟悉,但直到大約一年前他才忽然注意到,其中一名工作人員的手腕上帶著一只表。

“人們告訴我,手表在當時的中國是奢侈品,是一個人身份的象征。所以,這個同時帶著袖套和表的手腕對我們訴說了一些什么。”

細節,一張看似普通的照片里總是充滿著細節,它們成為了照片和人物的腳注。

由于停留的時間短暫以及語言的障礙,邁克對1980年的上海和中國留下的印象整體而言是浮光掠影的,但他也憑借自己作為攝影師敏銳的觸角感知到了一些表面以下的內容。

圖/《中國1980》

比如那名同樣服務于上海餐飲店的女性工作人員,畫面中的她正戴著一副袖套在下著面條。“看她的笑容,多么自信。”邁克記得,自己當時給她拍了兩張照片,另一張是在夜晚。

“我認為她非常美,因為她對于自己的工作很有自信,體現出了一種勞動人民的自尊和自愛。她注意到我在看她,因為我沖她微笑、向她揮手,于是她也對著我的鏡頭笑了。”

這只是被他的相機所記錄的中國眾多勞動女性中的一個,他承認自己當時感到有些驚訝,因為即使在1980年代,中國女性就已經表現出一種自信。

“在田間、在城市的街頭,她們和男性做著同樣的工作。換句話說,她們當時在職場中就占據了屬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她們和男性的地位是平等的。”邁克說。

“近年來,當我頻繁地往來于上海、北京等地時,我發現中國的女性正在變得更加獨立。她們的職位越來越高,她們在表達自己的觀點時也更加直率。”

很高興見到你

當時,他的沖印房就設在船上。不幸的是,那艘船后來在香港被扣押了,因為船主沒付港口費用,它此后再也沒出航。

由于船被扣押所有人不得不匆忙離船,因此邁克還留下很多底片沒能帶走。“我想辦法帶走了其中的大部分,但船上還有很多底片是我想要而沒能帶走的,這讓我很難過。如果它們還在,對我現在找尋那些老地方也許會有幫助。”

邁克再次回到中國,已是近40年后的2019年1月。這個英國人后來選擇在澳洲定居,那里有一個經商的中國朋友看了他拍攝的照片后問:“你打算什么時候再回中國?”他說,自己正在等待合適的時間。“不要猶豫了,下次我回去的時候,你和我一起回去。”朋友就這樣拽著他的胳膊,把他帶上了飛機。

他們先飛到了上海,在這里待了一周,然后去了北京。他突然想到,其實可以拍一組今昔對比的照片。他在朋友的陪同下嘗試尋覓自己40年前拍攝的那些地點,在原址再另拍一組新照片。在上海,他們大概找到了其中10到12個點位。

2019年年底,他的圖冊《中國1980》由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到現在為止,已經賣出了超過2萬冊。“這是個相當不錯的數字,我們并沒有做太多推廣,而更像是讓照片自己去和人們交流。”

今年7月,邁克拍攝的那些老照片即將在上海富士影像共享空間(Fujifilm X Space)向公眾展出。

“我希望能有盡可能多的人來觀展,因為對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通過這次展覽找到書中的人們。當年我每次只有幾秒鐘時間拍照,然后他們就此消失了。但我想找到他們,想聽他們講述自己當時和后來的生活是怎樣的。”

圖/《中國1980》

在邁克看來,這些人非常重要。

“我稱他們為普通人,無論男女老少,正是這些人在歲月的流逝中將中國建設成了今天這樣的強國。”

他曾經找到過老照片中的兩個女孩,她們都是他在北京時拍攝的,如今都已奔五了。“但我至今還沒有找到照片里的上海人,我想,如果通過展覽把人們吸引過來,通過口口相傳可能會給我多一點機會找到書中的人。”

展覽的名字就叫《很高興見到你》。

作為一名總是需要和陌生人打交道的攝影師,也許沒有比“很高興見到你”更適合的開場白了。“這是一種傳遞出友好的行為,正如這本書中的最后一張照片。當時我和幾位女士在田間,我正在和她們握手,這就是我過去常做的事。一邊和陌生人握手,一邊對他們說‘很高興見到你’”。

即使現在,當他不再頻繁地進行街拍,他仍然把這句話看作是一種讓人們感到親切的招呼方式。“尤其是在上海,人們總是非常開放。當你伸出手說‘很高興見到你’時,他們會用同樣的方式回應你。這是一種打破僵局的方式,讓人們快速走到一起。”

這句話曾經在1980年適用,而在2025年的今天,它依然適用。畢竟,在邁克看來,上海人除了衣著和女士妝容的改變,其他并沒有太多變化。

這兩年,他頻繁地來上海,僅去年一年就來了至少七次。“上海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并非陸家嘴CBD的快速崛起,也不是人民生活質量的普遍提升。而是他們臉上的那種神情,在45年里都沒有改變。”

“今天唯一的變化就是人們的穿著,還有女士們開始更大膽地化妝,很多人都涂著唇膏,這在1980年的上海是見不到的。但是,這里曾經深深吸引我的開放和友好仍然存在。”


責任編輯:高瑋怡
關鍵詞:

邁克·埃默里,上海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免费精品自在线观看| 亚洲黄色在线电影| 538prom在线| 国模杨依粉嫩蝴蝶150P| 与子乱刺激对白在线播放| 我被三个老头同时玩| 中文无码人妻有码人妻中文字幕| 欧洲肉欲K8播放毛片| 亚洲人成777| 污视频免费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 永久黄网站色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不卡| 求网址你懂你的2022|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影院八|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蜜桃|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久久| 波多野结衣xxxxx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精品一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亚洲人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视频| 亚洲男人的天堂网站|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 樱桃视频直播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97色|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精品| 亚洲欧美日韩丝袜另类| 欧美丰满大乳大屁股流白浆|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表情包|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出|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成人午夜视频网站| v片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一级毛片在线人| 西西人体www高清大胆视频 |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成人黄动漫画免费网站视频| xxxxx性欧美| 国色天香精品一卡2卡3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