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心,總能挖掘到降成本的潛力。”2月13日,在銅陵有色金冠銅業分公司智能化煉銅車間,金澤志和工友在研究智能模塊大數據技改方案。
一米八的大高個,兩眼炯炯有神,工作起來一絲不茍,這是金澤志給人的印象。
2月13日,在銅陵有色金冠銅業分公司智能化煉銅車間,金澤志在電腦上調試智能設備參數。
1973年出生的金澤志,自1995年從重金屬冶煉專業畢業以來,便扎根于銅陵有色第二冶煉廠(后更名為金昌冶煉廠),成為了一名銅轉爐爐后工。面對1200多攝氏度的銅水和超過50攝氏度的環境溫度,他從未退縮。金澤志深知,只有通過技術創新,才能改善工人們艱苦的作業環境,提高生產效率。于是,他自學機械工程知識,將火法冶煉與智能化技術相結合,認真鉆研智能化煉銅技術。
金澤志總是把自己的技術和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工友。2020年,國家級“金澤志技能大師工作室”申報成功,并將首個研發項目確定為實現銅轉爐爐前和爐后的智能化操作。經過近5年努力,金澤志團隊研發了“銅轉爐吹煉過程控制優化決策系統”“冶金爐數模控制系統”和“智能數控捅風眼機”,通過技術創新應用,讓一線工人徹底告別了繁重體力勞動和高溫作業環境。此外,金澤志還研發了“圓盤澆鑄機銅模水平度和溫度自動檢測與調平系統”,解決了圓盤澆鑄生產系統中工人需要直面上千攝氏度高溫的銅水、手動調整圓盤澆鑄機上的銅模水平度的難題。這一系統的應用,使銅陽極板澆鑄基本實現無人化作業,合格率提升了一個百分點,預計全年可增產144噸。截至目前,金澤志主持和參與“流程工業在線光譜檢測關鍵技術”等17個科研項目,填補冶煉行業成分在線監測、工業上智能化渣緩冷工藝2項國內技術空白,獲“智能數控吹煉爐對開門式環集煙罩”等26件國家授權專利,培養高級技師6人、技師25人。
在上千攝氏度爐火旁淬煉30載,金澤志成為中國有色金屬智庫專家。他先后榮獲全國有色行業“技術能手”、“江淮杰出工匠”“長三角大工匠”“省屬企業538英才工程高端人才”“工信部先進基礎工藝人才”和“中國好人”等稱號,被授予安徽省“五一勞動獎章”,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金澤志,冶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