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在為建設一個更加綠色、繁榮的世界
開拓道路、砥礪前行。”
?12月20日,“凝心·聚力2025”環球人物年度盛典在京隆重舉行。
在主旨演講環節,7位嘉賓先后登臺,分享自己在2024年的感悟與思考。他們是:菲爾茲獎得主、清華大學求真書院院長丘成桐,比利時前駐華大使帕特里克·奈斯,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遙感委員會主席顧行發,中國農業科學院都市農業研究所首席科學家、歐亞科學院院士楊其長,迪拜中阿衛視首席記者方浩明,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院長姜鐵紅,中國游泳運動員、奧運冠軍孫楊。
以下為帕特里克·奈斯演講全文:
· 帕特里克·奈斯登臺演講。
尊敬的女士們、先生們:
今天,我很榮幸在此與大家討論一個不僅對中國至關重要,而且對全球社會同樣意義深遠的話題:“生態視角下中國的高質量發展”,并補充一些我們今天可以汲取的經驗與啟示。當前,全球面臨經濟增長與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雙重挑戰,而中國在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所采取的策略和路徑,為其他國家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與啟示。
我的發言基于我和志同道合的團隊正在推進的三項重要項目。第一項是我們在云南深山中發展的有機/永續農業農場——卡比衫(Kabissa)。我和我的妻子鄧旻燕已經為這個項目付出了12年的心血。第二項是接管并重建了位于卡比衫附近的一個破敗的傳統村落,我們計劃在中國鄉村振興戰略框架下建立一個國際永續農業示范區。第三項是我們在莫干山創立的梧桐-Acacia綠色引擎行動,旨在促進中歐合作,共同應對全球生態系統面臨的嚴峻挑戰。
女士們,先生們,高質量發展是一個超越單純經濟擴張的理念,它更加強調可持續增長、創新和包容性。這種發展模式追求平衡、公平且環境友好的進步。對于中國而言,這意味著將生態因素貫穿于發展戰略的各個方面。
中國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過程經歷了深刻的轉型。在工業化初期,快速的經濟增長往往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然而,隨著國家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繁榮,中國逐漸意識到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系統的迫切需求。
這一轉變的關鍵節點是“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中提出“綠色”發展理念。這標志著中國邁向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轉折,并強調了在所有發展行動中實現“生態文明”的重要性。早在“十二五”規劃中,中國已提出“質的增長”優于“量的增長”的理念,與此同時,中共中央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例如“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文明”“鄉村振興”等,這些理念如今已家喻戶曉,并且得到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具體落實。
是時候將這些成就帶向世界,與全球接軌。
· 奈斯和妻子在云南東川打造了一個名叫卡比衫的農場。?
中國在從生態視角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實施了多項政策和舉措:
——中國一直堅定地改善空氣質量,通過實施“藍天保衛戰”,制定嚴格的排放標準和推廣清潔能源,大幅減少了主要城市的空氣污染。
——在擴展可再生能源方面,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投資國,積極推動太陽能、風能和水力發電等大型項目,不僅降低了碳排放,還創造了新的經濟機遇。
——在同樣涉及環境保護和生態恢復的領域,中國在生態保護區的建設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就。通過建立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護區,中國有效保護了生物多樣性,并維護了關鍵生態系統的完整性。
——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是綠色金融。中國發展了綠色金融機制,例如綠色債券和環?;穑@些機制將資本引導至可持續項目。這對農業轉型尤為重要。在農業領域,綠色金融不僅能夠為傳統農業向可持續農業的轉型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還可以推動現代化的農業實踐,如生態農業、有機農業和永續農業的廣泛應用,從而實現農業的綠色化發展。這對于確保農業的長期生產力和環境可持續性至關重要。
· 奈斯在浙江莫干山的竹林里散步。
中國的努力已取得顯著成效: 在碳減排方面,中國承諾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并力爭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這一承諾已經深入人心,我相信中國甚至可能提前實現目標,因為方向明確,決心堅定。
中國還在可再生能源領域占據了領導地位,在可再生能源技術的生產和應用方面處于全球領先地位。與此同時,環境立法的完善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出臺了嚴格的環保法律法規,以確保各項環保措施的落實,并強化監督和問責機制。這一方向已經清晰,并且不會改變。
盡管如此,未來依然面臨挑戰。為了應對可能發生的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最難的是需要在快速而有效地推動可持續性發展的同時保持社會穩定,避免失業率上升到難以承受的程度。如何在確保經濟和社會穩定的同時不妨礙環保目標,是一項持續的挑戰。
此外,公眾意識與參與也至關重要。提高公眾的參與度以培養環境管理的文化,是當前中國生態轉型中面臨的一大挑戰。
中國高質量發展取得的成果具有全球意義,必須向世界特別是歐洲清晰傳遞這一信息。作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之一,中國向綠色經濟的過渡為其他國家樹立了榜樣,但這需要以一種可接受、適合且明確的方式進行溝通和推廣。
中國在國際環保論壇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巴黎氣候協定》中的積極參與,彰顯了其作為全球環境治理引領者的責任。通過分享經驗和技術,中國可以幫助減緩全球生態系統的崩潰,并推動建立可持續發展的世界。
總之,從生態角度看,中國的高質量發展證明了中國正在堅定地走向可持續發展的未來。這一信息必須被世界公民及其政府明確接受和理解。通過前瞻性的政策、創新的解決方案以及全球合作,中國正在為建設一個更加綠色和繁榮的世界開拓道路、砥礪前行。
展望未來,讓我們從中國的實踐中汲取靈感,共同努力,攜手打造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更有韌性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謝謝大家!
監 制:張 培????????
編 審:田 亮??????????
編 輯:馮 璐
(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加微信“HQRW2H”了解細則。歡迎大家投稿和提供新聞線索,可發至郵箱tougao@hqrw.com.cn。)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編號:京ICP備202303048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