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越春秋起紹興,臥薪嘗膽劍抵心,東山再起續中華,民族魂筆破千軍。二十年前的2003年,習近平同志在浙江任職期間就提出“紹興有很多典故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今天,我們弘揚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精神,就是要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目標,臥薪嘗膽,艱苦奮斗,努力譜寫新時期的‘膽劍篇’。紹興這塊土地曾經在歷史上創造了輝煌,相信將來能夠創造更大的輝煌。”
“紹興”這一地名緣于南宋年號,寓意“繼承與復興之志”,作為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近年來以構建新發展格局為指引,紹興文化創意產業得到快速發展,其文創基因正是緣于穿越2500年歷史的文化積淀與提煉。新時代,傳承春秋膽劍精神的紹興人民,見證了這十年中國取得的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中華民族真正復興與盛世還看今朝。
2023年三月的第一個周末,由中共紹興市委宣傳部主辦的“2023文創消費季”首次發放了80萬專屬“文創消費劵”,兩天吸引7萬人參加體驗消費,吹響了文創致敬人民美好生活的春哨,讓江南春色放飛文創之韻,這在紹興文化事業與產業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三年前,中共紹興市委宣傳部與紹興文理學院元培學院創新共建紹興市文化產業研究院,由應鋒擔任院長。紹興市上虞區發布的“今在上虞遇見未來”城市品牌口號就出自應院長,他作為上虞城市發展顧問,立足于“激活優越的文化基因”理念而思考。宋徽宗趙佶的泥金書題簽“晉王羲之上虞帖”(唐摹本)為上海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許多人到上海博物館都直奔這件國寶而去,充分說明書圣王羲之揮毫寫下的“今在上虞”穿越千年至今仍具“頂流”氣質。如今,更有與之形成呼應之勢的熱點新聞,意大利宇航員薩曼莎去年10月在太空以《蘭亭序》精彩之句致敬中國文化,得到了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的點贊。
王羲之在蘭亭序中所表達的哲學思想與精神境界早已超出書法圈,知名學者蒙曼在《環球人物》公眾號點評道:“這種精神不僅是在那個時代、在中國引起共鳴,更是超越了時代、超越了民族,這個就是我們所說的有傳播力、有創造力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新時代上虞正在打造青春之城,“今在上虞”既有書圣王羲之“代言”的歷史淵源,又是當下上虞傳承“歷史文脈”、刻畫上虞城市奮發起步的新姿態。最終,發布“今在上虞遇見未來”這句城市品牌口號,既彰顯新時代上虞氣貫千年發展之勢,詮釋了“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式發展”的理念,又與習近平主席在元旦賀詞中寄語新時代中國青年“厚植家國情懷,涵養進取品格”相呼應。自去年12月正式發布以來的短短三個月里,這句口號已成為許多將上虞作為事業發展基地的青春創客們在與全國各地伙伴們的線上、線下交往中的一句掛在嘴邊的響亮的時空定位與理想定位之詞,展現出上虞城市品牌口號的青春共鳴。
2022年11月,紹興市文化產業研究院又特別聘任浙江省內外7名專家學者為特聘研究員,并聘任浙江省人民政府參事、浙江省錢塘江文化研究會會長胡堅為特聘顧問。這是紹興市為提升紹興文化產業研究創意新平臺而推出的新舉措,可以說,正是在紹興市委宣傳部的指導下,以紹興文化產業研究院為平臺聚集起了一批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藝術、文創組織者、研究者及團隊帶頭人,正在推動著共富示范區最具文化精神與共富辨識度的“紹興范式”。
應鋒院長作為“紹興文化產業實踐與研究創新團隊”的帶頭人,也在不斷進行思想耕耘,在實踐中研究更多創新范式,如借上虞人民醫院成立八十周年之際導入醫院文化識別系統(HCIS)規劃。“上醫”源自中華醫學經典,也恰是上虞人民醫院的簡稱,他創新性地將“上醫治未病”的中醫哲學注入上虞人民醫院,打造出“上醫精誠”核心理念,對內提升全院醫務人員的精神自豪感,對外則樹立起醫術權威的醫院品牌形象,推進醫院文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成為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點。作為全國公立醫院文化建設實踐研究,該典型案例被發表在權威期刊上。
正是這樣下接地氣,上接天線,從實踐到理論再到實踐的不斷發展,三年來,紹興市文化產業研究院不斷探索出文化事業與產業的生態發展模式。
新征程,新啟航,江南風骨之紹興正應時而起、創意生鋒,與國共運、與時代同頻,相信未來更精彩。(人民文創供稿、中共紹興市委宣傳部供圖)